今天,想谈谈家人这个话题。对于家人,每个人都有着或深或浅的羁绊。为什么说是羁绊呢?我的理解是,小时候父母是我唯一的依靠,他们就是我们的天和地。长大以后,跟得上孩子成长脚步的父母,可以继续指导孩子的成长,跟不上的,可能就会慢慢落后于孩子,最终与孩子越来越远。
当然,天地下的父母千千万,我所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只能从身边的事例中去感受,父母这个群体。
抚养一个孩子长大,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有责任心的父母都是既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担心他们的学习教育。一胎刚大一点,还有二胎。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成本无疑是相当大的,但同时孩子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变化。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的青壮年时期基本是交织在一起的,那时候父母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对暴力家庭和一对和睦家庭对孩子心理建设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
之前的文章有提过,好的父母值百万。也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身边人的付出,有可能还会觉得他们的付出和劳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没有人的牺牲和奉献是理所应当的。父母是和我们血缘最亲的人,但是不是我们要求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理由。
至于孩子长大后能否和父母像孩提时那样亲密无间,不是能勉强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会说,父母把你养育成人,你怎么可以疏远他们呢?我的观念是,赡养父母的责任该承担的还是要承担,能够和父母像朋友一样交往的最好,如果合不来,在观念上差异太多,给彼此造成了痛苦,那么保持尊重就好,彼此聊聊家常,不必刻意聊一些很深入的话题。
我的父母对我不薄,从小就很重视我的教育,尽他们最大的力量让我读最好的学校。我也尽我最大的力量以成绩来回报他们的付出。在学校的日子是单纯的,学习填充了我每天的时间,跟父母的交谈也仅限学习成绩。我一直很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好的学习条件,除了学习基本也没有其他大事发生在我的人生。直到上了大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和父母有了分歧。这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尽管他们开始说我不听他们的话,我也不会太在意。我只是乖孩子当太久了,想要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享有自主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