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天学《论语》第186天——君子的风度是什么?

天天学《论语》第186天——君子的风度是什么?

作者: 紫罗兰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8-17 22:11 被阅读0次

述而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翻译】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谦恭而安详。

【解读】

首“温而厉”,是指孔子内心温和,而仪容举止庄重严肃。所谓“即之也温,望之俨然”是也。

孔子在外表上显得温和,很容易让人接近,但是他那稍稍显露的肃穆与严厉,又能让人从心底生出一股敬意,不敢过于随便。

不过,孔子的“严厉”,并非是用语上的严厉,而是他对原则性问题的坚持。他从不徇情枉法,不营私舞弊,这种人自然会让人肃然起敬。

“威而不猛”指的是孔子的内在修养,他在外表上保持着足够的威仪,但不会让人感到那咄咄逼人的气势。

作为普通人,能做到“不怒而令人敬畏”的人就已经不错了。毕竟大多数的人都是以“怒而令人生畏”,靠着自己的声色俱厉,为自己迎来些许的“威严”。

像孔子这般不怒自威,正是他的自信和修养的体现,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并不多。而动辄发怒,以权势压人,既让人害怕又让人厌恶。

“恭而安”这是对孔子内心状态的描述。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温”与“厉”兼而有之,威严之中必然会带有刚猛之劲,谦恭之时也会掺杂些许的拘束。

但孔子不然,他不但恭而有礼,还不会产生拘束感,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自适。也只有他这种内外均修、德才兼备之人,才能显现出这样的气象。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体现的就是孔子对“度”的掌握,完全合乎中庸之道,从而在外貌神态上就能看出其修养境界之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表达情感与态度上,不是有所过就是不及。其实,这些都是修养上差别造成的,也是平常人与君子在风度上存在差距的原因。

风度,是一个人的德行修养、人生阅历,对自身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精神面貌的改造,而形成的独特的形象。

作为名副其实的仁人君子,孔子无论是内在的精神修养,还是外在的言谈举止,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风度,令人心向往之。

在弟子们的眼中,孔子是一个完美的人,举手投足间处处都显着君子的风度。孔子的境界令人高山仰止,羡慕不已。

有人认为,这是圣人境界,遥不可及。

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肯努力,还是很有机会成就君子之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仪态,处处以适度为准。不要显得过于随便,也不要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言语行动既要让人感觉到你的亲切,还要让人感受到你的威严,给人留下一个既亲切又威严的形象。久而久之,我们也能表现出与孔子一样的风采。

与您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天学《论语》第186天——君子的风度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qw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