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读书洞

作者: 陌路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23:51 被阅读0次

       范仲淹两岁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随母迁居的长山,自古是以县制。解放后改镇制,属邹平县。

       少年时期,范仲淹苦读于今邹平县西南青阳镇南部的澧泉寺。

       也许是因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出名,还是邹平自古多出文人,如今的邹平县仍被视作文化县。

    曾去过范仲淹读书洞。在属于长白山脉的会仙山下,醴泉寺已经只剩下遗址,离遗址不远的读书洞依然在。在那个没有任何人居住痕迹的地方,在一千年以前的这里,却诞生了一位享誉古今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曾经指点他来此苦读的醴泉寺的那位高僧也早已驾鹤西去,没有留下姓名,他成就了范仲淹,也成就了自己,此时的他无名胜有名。

        不知道范仲淹为什麽没有在宏伟壮观的醴泉寺借读,那位高僧又为什麽不给他腾出一间房,让他在舒适的环境下读书,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那个读书洞,一个天然的,丝毫没有人为痕迹的洞。让他在那里苦读三年,终成大气。

        醴泉寺已经在时间的辗转中灰飞烟灭。当年的辉煌和气势让现在的人只能想象了,而离醴泉寺不远处的读书洞却依然存在。在古木苍天得山中,自己所面对的读书洞,虽荒草凄凄、但是仍有一种力量让自己对那个地方肃然起敬。有山有水的地方自然会人杰地灵,冥冥中似乎看到那位因为夜读而熬红了眼的青年正走出来,伸伸懒腰,看看远山的晨曦,然后走到清澈的泉水边,捧一把清凉透彻的泉水洗洗自己疲惫的脸,然后吃着每天的口粮-----一锅冷凝成冻得小米粥,被自己划成四份,每天早晚吃掉其中的二份。还有高僧给他的面饼饼?就这样让自己支撑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身体支撑起历史长河中一片属于他的天空。

        据说那位高僧是仙人,他没有让范仲淹在寺中读书,而选择了读书洞。正如古人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曾经的一切已经都被时光抹平,有的只是想象中,那位在油灯下苦读的少年。没有诗情也没有话意,陪伴他的只有夏天的虫鸣和蚊虫的叮咬,山风会化解少许夏的炎热,也只是在满天星星的晚上,春花伴着他,秋月伴着他,冬天凛冽的寒风和扬扬飘雪也在伴着他,伴着一位即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为国而生的,做人做官的楷模。

        那时的他在苦读之后也会来到洞边的山溪旁,看看满目的青山,听听鸟语,在溪水花草间洗洗熬红的双眼。那时的他是否想到这里会因为他而留芳千古?

        后记:现在邹平县的有关部门已经重修了澧泉寺,并于06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与读书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rk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