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上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我们发现部编版每册书都有两个单元是和自然有关的。可见“自然”这个话题非常重要。那关于“自然”这个话题你能想到什么?自然和人有什么关联?
语文课的人文主题让课变得有意义。
用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三首古诗来谈“人与自然”的三个层次。
“自然和人”的第一个层次是大自然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宿建德江》(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什么呢?或者说能表达诗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是那个词呢?
想一想,猜一猜。
“月近人”。作者认为月亮离自己非常近。诗人此刻科考失利,失意东归,漫游吴越。在这种“愁”中他写到月,月离自己近吗?不,是他走进自然,看广袤宇宙、明月伴人。这个广大的天地安慰了他。从“日暮客愁新”到“江清月近人”,从个人的小天地到自然的大天地,在自然中的慰藉中,个人从逼仄的天地中走出来,在自然的慰藉中,个人的胸襟开阔了!
在《苏菲生气了》这个图画本中,文中的苏菲因为抢夺玩具生气了,她跑出了家门。她跑啊跑啊……她看到树和厥草。她听到了鸟儿在鸣叫。她走到一棵老山毛榉书跟前,坐了上去,她感觉到微风抚着她的头发。她看到起伏的水波,大自然抚慰着她。
你看,苏菲在自然中受到安慰,当他再回到家中,感觉到房子真暖和,还有股好闻的味道,感觉家里每个人见了她都很高兴。
我们学诗歌,学文章,更多的应该是在其中找到自我,找到人。
人来自于自然,但与自然割裂已久。到自然中去,去看微风细雨、花鸟虫鱼、江河湖海。
第二个层次是大自然给我们以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来做例子。怎么来讲?先问是什么?第一句讲什么?一定要先把意思搞清楚。“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说云少云多?“未遮山”是说云少吗?孩子的第一感觉可能是错误的。这句写出了云多(未遮山)、云黑(墨)、云快(翻),引出下一句雨来时的情景(很多时候,当我们问了为什么,以此向后追问,便会发现解读的契机)。雨大,来得也迅猛,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亦称白雨。由这番大自然的情景,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大自然的风雨是如此,人生的风雨何尝不是呢?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不一会儿,一阵风吹来,风雨都被吹散,水和天一般,平静、澄澈,现世已然安好。
读这样的诗句,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这样突然来去的阵雨,欣赏了样望湖楼头那水天一色的风光。人生的风雨也是如此的,“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风雨不断,沉沉浮浮,在人生中的大风雨中,哪一次在风雨之后诗人不是淡然处之豁达以待呢?
我们面对自己人生的挫折,要如何对待呢?满心焦虑、各种忐忑、心神不宁?可能自然会刚好给予我们启示:淡然处之。保持内心宁静,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会过去,你依然是你自己。
自然第三个层次我认为境界是最高的——享受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
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为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却不思收复失地,整个朝廷上下依然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是谁啊?二十三岁之龄领着五十人敢出入几万人的敌军大营,揪出叛徒,带回朝廷。此人能文能武,豪放豁达,有着非凡的勇气,是坚定的主战派。也是我最敬佩的诗人之一。这样一个奇人碰到这样一个没落到不可挽回的时代,最终被弹劾居江西上饶,自号稼轩,开始闲居生活。
我想此时的诗人报国无门,即使闲居内心也是颇难平静的。这样不平静的他,走进自然中,原本是天气炎热、蝉声噪鸣、出行遇雨,在你我看来,心情烦闷,夏日聒噪,又有什么好的呢?然而看到的是什么呢?清风、明月、疏朗星、微微雨,以及忽现的惊喜。投入自然之间,以一颗平和之心去感受,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平和、和谐的美好,徜徉其中,拥抱自然,与自我和解以至全然忘我。
人生实苦,享受自然、天人合一,忘却庸扰。我们和自然相依相生。
当我们理解了自然的几个层次,再次带孩子走进文本便有了不同的角度和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