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阳明学述要》
钱穆《阳明学述要》
这是阳明先生在五十六岁出征思田前与学生的一段对话,次年阳明先生即卒于南安。所以此时他的思想是他一生的集大成。我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以增进自己的理解。
当时他的两个学生德洪和汝中在探讨先生的教义,汝中举先生的四句教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提法应该不是最终极的结论啊。你看,如果心体是没有善恶的,那从心体里发出来的意志怎么会有善恶呢?那心上获得的感知又如何有善恶?心对于外物的识别又如何有善恶呢?
如果心上发出来的意志是有善恶之别的,那就说明心体本身就是有善恶的分别的。"
洪德说:“心体是从天命中来的,天命只是道之运转,哪里有善恶的分别。但人心在环境中会习得,会沾染,所以在意志上就有了善恶的分别了。”
他俩未能有定论,于是去问老师。
阳明先生说:“我马上就要出征了,今天把这个问题说明白。
来我这学习的人分两种,一种天资高明,一经点拨可以从根上悟到,立即能将世间内外看得清楚明白,这样的人即便在行为中有坏习惯存在,但他能自己明白从哪里下功夫改,改起来也会卓有成效。汝中说的`心体无善恶,意、知、物均无善恶的观点就是教给这样的人的,因为他们明的透彻。
而洪德的见解是我为普通人说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他们一开始感觉不到心体,只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起情绪,情绪的推动就是意之志向,如果意不善,有时自己是知道的,有时可能不知道,用自己的知去判断事物,则事物就有了善恶之别。
在知道自己的意志不善的时候,做克己的功夫就是修炼之道,随着修炼的功力增加,就越来越能发现自己的不善,一点一点的就走向明彻的境界了。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与巜传习录》原文无关),当一个与我相熟相近的人忽然跟我说他做了一件大事儿,获得了一些奖励时,从道理上说我应该为他高兴,但我却不太高兴,也很难把赞美的话说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心生嫉妒(意志)了,但同时我又知道嫉妒是不好的(知),所以心里就别扭着。此时的修炼就是接纳(见《什么是接纳,什么是爱?》)自己嫉妒的情绪,努力将赞美送出去,实在送不出去,也可以坦诚自己的嫉妒,至少不要用故意打压他人的方法养喂自己的嫉妒心,这个过程就是克己。〉
所以在传授教义的时候一定要分人,因才施教,尤其对普通之人,不能用高明的那个办法,因为那会让他走入虚妄。”
这段对话让我想到了那个著名的禅宗故事,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在"有"的境界里看万物,惠能在"无"的境界里看万物,无的境界是更明彻的境界,但如果我目前还在有的境界里,那就只能从这里出发!否则就是虚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