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看过钱穆先生写的《阳明学述要》,框架条理清晰,甚是精彩,醍醐灌顶,想想趁着现在写书评整理一下。由于时间仓促仅完成一半,敬请谅解。
《阳明学述要》上一、宋学里留下的几个问题
宋明六百年理学,大体始于宋,束于明。宋朝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不外两部分:本体论,修养论。意见分歧,众口不一。
对于本体论的见解是“万物一体”,对于修养论的见解是“变化气质”,许多问题的源头来源于此。
天地万物一体之理,是应该格物于外,还是立心于心?这是宋儒悬而未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问题,就会有分歧,有分歧就会产生不同看法,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不管是任何一种学说,还是人们日常口中的看法,如果它本身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观点,必然引申扩展以至于分裂,儒释道莫能无一例外。
二、明学的一般趋向和王学以前及同时几个有关系的学者
明朝学说的倾向“重行轻知”,较宋朝尤甚。只拘泥于一身的言动举止,进而及于内心的情感,止于此。只讲一身一心,民物之繁,宇宙之大,自不理会。
吴康斋重“变化气质”。
陈白沙是吴康斋的学生,对老师笃实一路不满意,自己十年间不出门户,终于悟道。讲究从心体“端倪”上收拾干净,“此心存久则明”感而逐应。
接下来,到了陈白沙的学生湛甘泉这里,讲究“随处体认天理”
和湛甘泉同时还有一位罗整庵,他遵循程朱,反对陆象山,杨慈湖,对陈白沙也屡有批评。罗整庵讲工夫,讲存养,讲省察,两边徘徊,学说飘忽不定。
这些学者大家是当时学术界的风向标。不断披荆斩棘,不过还是没有突破北宋以来的老路子。
三、阳明成学前的一番经历
这个时候,学术界的晚辈王阳明崭露头角。不过在成名前,他也是有一段自己的反思和经历。
幼年读书,尝问教书先生:“天下何为第一等事?”已经初漏自己的志向,日后也确实证明了自己绝非等闲之辈。
二十一岁,发奋格物,“阳明格竹”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二十六岁,熟读兵书,为日后带兵打仗做准备,其实他当初学习兵法,根本不知道日后能排上大用场。
二十八岁左右,在政坛郁郁不得志。
三十一岁,告病归越,实习导引术。
三十四岁,和湛甘泉倡明圣道。
三十五岁,到达龙场,发明“格物致知”新学说,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四、王学的三变
三十八岁,始论“行知合一”
三十九岁,补小学,收放心,静坐体悟
四十三岁,省察克制
四十六岁,平宸濠之乱
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
其实我认为钱穆先生可以把三和四合并起来说更好,话说王学三变,也是说着时间的演进自然形成的。钱穆先生说的三变是在阳明心学还不成熟的时候,还需要借力,隔山打牛。中期,思想日见明朗,拨开云雾见青天,开启致良知之教,后期由狂放指引入中道。而后期王学末流,只学到了狂放不羁的皮毛而已。
五、王学大纲
(1)良知,良知到底是什么?
《传习录》上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2)行知合一,行知合一到底是什么?《传习录》上有长篇大论的叙述,并不是那么通俗易懂,钱穆先生在书中也是引用《传习录》原文,没有给出一个回答。
我认为行知合一就是是行动和思想的高度统一,思想和行动始终保持同步。
致良知,致良知是什么呢?
钱穆先生说,致良知即是“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的方法。
诚意,诚意是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诚意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慎独,慎独是什么呢?
慎独是在独行中谨慎不苟。
立志,立志是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世上磨砺,世上磨砺是什么呢?
据可见的阳明所谓的世上磨砺,也就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行知合一之本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