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百赞经典拾梦园
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刘兰芝之死——一场假离婚,酿成的真悲剧

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刘兰芝之死——一场假离婚,酿成的真悲剧

作者: 路上三人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4:33 被阅读387次
孔雀东南飞青铜像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描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刘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敏的女子,从小学习女红,既懂诗书,又通音律 ,嫁入夫家,勤劳能干。焦仲卿的形象塑造的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对刘兰芝一往情深,对母亲既敬又怕,性格中纠结与挣扎并存。

最后双双自杀身亡的结局,人们都归罪于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其实,在我看来,抗争不彻底,他们自己也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在处理家庭矛盾的最初阶段,他们那种“先返家,再接回”的方法 ,类似于现在的“假离婚” 。就是因为这自编自导的“假离婚”,她才一步错,步步错。

让我们来看看这悲剧的形成过程吧。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主动提出“离婚”的目的,本是向婆婆抗议。

长诗除了小序外,开篇第一段话,就是刘兰芝在向丈夫抱怨:

幼时在家,我过得是很幸福的日子,家教也很好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可是后来,“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在少女怀春的岁月,嫁做人妇。本想与丈夫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可丈夫要在庐陵府里工作,不得不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更与谁人说?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自古以来,婆婆的人设,十有八九都是穷凶极恶的典型。她们常常为难勤劳善良的儿媳妇。不愿逆来顺受的刘兰芝,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与婆婆磨合着,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性相互碰撞,难免会有矛盾 ,难免会有各自的委屈与气愤。

在她最需要人体贴安慰的时候,丈夫又不在身边。于是日积月累,怨气爆棚: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性格刚强的刘兰芝,本意可能只是向丈夫倾诉,发泄一下。可她说着说着就使起了小性子,“在你们家当媳妇真难啊,我受不了这样的使唤,去告诉你妈,快点把我遣送回家。”

那个年代,遣返回家,就是被“休”,用现在的话说,两个人就算是离婚了。刘兰芝以这种方式,向婆婆表示抗议。

一心维护妻子的焦仲卿,听媳妇这么一说,急火火地去跟母亲交涉了。我们可以脑补一下这样的情节:

焦仲卿:老妈你这是干什么呀?你儿子我也没有什么大出息,所幸娶了这么贤惠勤劳的好媳妇儿,我们两个已缘定三生,生死都要在一起。虽然现在没孩子,可是我们才在一起两三年啊。她也没有哪里做的不对,你为什么就不容她呢?她现在提出和我离婚了,你看怎么办?我可告诉你,离开她这辈子我都不会再娶别人的。

婆婆:你这个憨儿子,替你媳妇来教训老娘?你看这个媳妇是不是自以为是、太不懂礼数了?我还没有提,她倒自己提出来了。好好好,赶紧打发她走。我给你娶个更好的,比她漂亮比她贤惠的秦罗敷,我马上就去提亲。敢跟老娘宣战,我绝不会再留她了。

此刻,抗议无效,矛盾升级。

无论怎样辩解,都不能说服母亲。受了夹板气的焦仲卿,最后只好与刘兰芝定下权宜之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要点是这两句:我们先假离婚吧。过段时间我再重新娶你过门。

可是,即使汉朝的婚嫁制度再宽松 ,女子再有改嫁的权利,也不可能让你想离就离,想结就结的。这作为权宜之计的错误想法,是闹出之后悲剧的第一根源。

2,刘兰芝明知遣返再归困难重重,可她依然山盟海誓,盲目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刘兰芝真是有个性的人。她先留下自己一大堆高档次的陪嫁物品,给焦仲卿做纪念,(是不是想留着以后回来时再用?)第二天又早早起床,打扮的溜光水滑,高调地去与焦母告别:“……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刘兰芝此时的想法,也许是这样的:婆婆大人,我离开一段时间后,你自己操劳不动了,会想起我的好。到那时,你会让你儿子重新接我回来的。

面对焦仲卿,其实刘兰芝心中也非常的矛盾,她明白,自己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可就是不被婆婆认可。现在都已经和婆婆撕破脸了,哪里还说得上第二次嫁回到你家来?再说,自己家里还有个性格暴躁如雷的哥哥,回不回焦家,他也不会全顺着自己的意愿啊!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兰芝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毕竟她与焦仲卿共同生活了三年,最美的年纪,情窦初开,真心实意。焦仲卿对她的好,她看在眼里记在心底。

与他绝决,真舍不得!而这种不舍,又制造了一系列的麻烦。

焦仲卿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辜负刘兰芝,家里的事儿能摆平(可是一直到后来,他痛苦万分地向母亲告别时,母亲都没有回心转意)。待官场上的事儿处理完了,还会把刘兰芝接到自己身边来。

于是又有了在离别车中,为重逢做约定的一幕。

男的说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女的说:“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告别时,“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要离就离个痛痛快快。要离就离的彻彻底底。他们做不到。因为他们是假离婚。

他们盲目的自信,不合时宜的盟誓,是第二步错棋,也为后面悲剧的爆发装满了“炸药”。

3,对于来自各方的阻力判断不足,缺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既然是假离婚,要想再续前缘,光有誓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制定出针对各种阻力的可行性措施。

可是他们并没有。

有主见的刘兰芝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迎自归”回娘家没几天,消息就传了出去。县令之子,太守之子,求婚对象一个比一个好。有学者考证过,汉代的婚姻观念相当开放,女子根本都不受什么二婚,或贞操的约束。我们也不去讨论是否当时存在男多女少的现实。总之,“离婚”后的刘兰芝依然很“抢手”。

开始,她一直强调与焦仲卿的约定,不违背誓言。可后来,禁不住外人特别是亲哥哥的劝说与催促,虽心有万般不愿,但也勉强答应了婚事。

一个20来岁的女孩子,毕竟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她真的无法应付当时那种复杂的情景。

在她结婚的头一天,“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刘兰芝向他哭诉:“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曾经一往情深的人,生起气来,说话也恶毒。焦仲卿一脸的嘲讽愤怒相:“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我们把它译成这样的台词:刘兰芝你欺骗了我。说什么我们的爱情像磐石那样稳重,千年不移动;像蒲草那样的坚韧,不会断裂。算了吧,你过好富贵生活吧。没有你的日子,我过不下去。我只有去死了。

听了此言,刘兰芝的小爆脾气上来了:“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同是被逼迫的呀。要死,大家都一起死吧,像谁不敢死似的。就这么说定了。”

于是,刘兰芝在与太守之子的大婚之日,“举身赴清池 ”。

嫁与别人,不是她想要的,她不知今后如何与一个陌生的人共同生活。想想与焦仲卿过往,自己设定的目标已无法实现,再加上焦仲卿的以死相逼,导火索燃了起来,原来“储备的炸药” ,终于爆炸了。

可怜又可恨的焦仲卿,在刘兰芝死后,也遵守誓言,“自挂东南枝” 了。

至此,一场假离婚,酿成了真悲剧!

世间有很多种关系,唯有婆与媳的关系最微妙。在其他关系中很平常的一个小矛盾,放在婆媳关系中,有时就会变成另一种性质。总有人特别敏感,总有人特别夸大。总有一个人,或是双方,都披着带刺的铠甲,随时准备防御或刺向对方。

如果只有离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那可以选择。拿刘兰芝和焦仲卿来说,如果他们选择真离婚,能果断抽身,不再心存幻想,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

生活中没有如果。

在长诗的最后,作者道出了写作目的: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吸取不同的教训。

千万要牢记,不论什么年代,婚姻都不是儿戏。


本文写于2017年12月3日。

相关文章

  • 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刘兰芝之死——一场假离婚,酿成的真悲剧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描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刘兰芝是一个美丽聪敏的女子,从小学习...

  • 刘兰芝之死

    焦仲卿畏惧自己高堂老母,将兰芝休了,实在是一个没有什么勇气的丈夫,可叹两人原本是恩爱的夫妻,却因为焦仲卿的懦弱,害...

  • 这才是我心中的刘兰芝——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思考

    对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大家分歧很大,争论不休,我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刘兰芝的心路历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刘兰芝和婆...

  • 做不来她那样的女子

    在《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是这出爱情悲剧的女主,对她的同情,是自然的。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刘兰芝的...

  • 情深缘浅(二)

    比如大名鼎鼎的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讲述的便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刘兰芝放在当时,其实算得上是合格甚至是...

  • 再看《刘兰芝》

    再看《刘兰芝》 《刘兰芝》又叫《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大概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刘兰芝被婆家休回家,其兄逼她再嫁,刘兰...

  • 焦母—一个自恋者的悲剧

    我们探讨《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原因时,多会指向焦母的专横跋扈,还有兰芝超前的独立意识和焦仲卿...

  • 刘兰芝

    早上戏曲频道放京剧《刘兰芝》。 刘兰芝(东汉末年),安徽庐江郡人,17岁时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小官吏焦仲...

  • 《孔雀东南飞》中谁最悲剧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最长的叙事诗,讲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在学...

  • 《孔雀东南飞 》课本剧剧本

    人物 - [ ] 刘兰芝(焦仲卿的妻子 坚强勇敢 聪明多才) - [ ] 焦仲卿(刘兰芝的丈夫 孝顺软弱 长情) ...

网友评论

  • 丁_香:好文。
    路上三人行:@丁_香 谢谢😘
  • 竹露滴清响:解读角度真好!
    路上三人行:@竹露滴清响 谢谢你的鼓励
  • 泗四坊方:我再转发本地群,可能会吐槽,转发不?
    泗四坊方:@路上三人行 好的
    路上三人行:@泗四坊方 谢谢你,可以转😀
  • 山青青:分析得很棒!👍
    路上三人行:@山青青 谢谢鼓励🙏
  • 心芬芳:幽默!
    路上三人行:@心芬芳 😊☕谢谢阅读
  • 马到成功程雨烟:满纸痴情言,一把相思泪。都云侬太痴,谁解侬心碎。亲爱的朋友们都来看看小狐仙宝宝吧,没人疼没人爱好可怜哦。
  • 静静的白莲: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爱情悲剧在您的笔下悟出这么多的生活真理,婚姻不是儿戏,且行且珍惜。我有一篇故事也是现代版的假离婚,殊不知岁月变迁,假戏真做,如今反目成仇。
    静静的白莲:@路上三人行 多谢指导
    路上三人行:@静静地白莲 谢谢你的用心阅读与评论。等我找到你那篇文章,认真拜读一下。
  • 小玩具妈妈:这文章分析的很赞。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小文章,推测刘兰芝因为不能生育,遭到婆婆厌弃。不过,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不管何时,希望做父母的不要干涉儿女婚事,就少了好多悲剧
    路上三人行:@声名狼藉的九尾狐 从古到今,父母都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有干涉权。😂😂
  • 阿冼兄:有意思
    阿冼兄:@路上三人行 👍
    路上三人行:@阿冼兄 谢谢阅读☕
  • 长亭外的夏小乔:下午好,朋友,新年快乐,天天快乐!💐💐💐💐🍎🍎🍎🍎🍎🍎
    长亭外的夏小乔:@路上三人行 不客气啦,新年快乐,天天快乐。💐💐💐💐🍎🍎🍎🍎🍎🍎
    路上三人行:@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新年快乐🤗
  • 磨笔团厨师长:又再学了一遍古典文学作品。
    路上三人行:@里奇创作号 谢谢阅读。我是从个人解决的角度来写,观点有点偏。😀
  • 明心见性观众生:角度独特,给我很多启示。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是两个心智不成熟过早走进婚姻而在婚姻中不能成长的悲剧!个人浅见!
    路上三人行:@明心见性观众生 你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 微危道人:风趣幽默,也有一定道理,很有意思!
    路上三人行:@汉人甲 谢谢老师您的鼓励🙏。
  • 浮光_掠影:好文釆,赞!👍👍👍👍
    浮光_掠影:@路上三人行 很棒,有时间一一拜读(握手😊🌹)
    路上三人行:@HuaJei 嘿嘿!唱不好😊谢谢你写的这么好的评论。谢谢鼓励☕😘
  • e6918feac8a9:好文!
    愚昧,造成的悲局,让人触目惊心!!
    普法,迫在眉婕!
    路上三人行:@长青宁密康杜泰达1572527 谢谢阅读☕🙏
  • e921d0719b6e:孔雀东南飞青铜雕塑我发于群中,你可添加!
    路上三人行:@泗四坊方陈礼祥 太谢谢你啦🙏
  •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好文!👍👍👍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路上三人行 😁😁😁
    路上三人行:@泥巴一一龙凤楼主 谢谢老师捧场🙏
  • 阡陌悠悠:婚姻不是儿戏!写得好!
    路上三人行:@阡陌悠悠 谢谢你的鼓励。
  • 东篱花飞:研究研究一下也无妨,不必过谦
    路上三人行:@东篱花飞 谢谢,阅读和鼓励哈。
  • 走过吴桥:我仔细看了你的文章,写的非常棒!加油!努力!期待你的更文哦!我会经常来看你!!!
    路上三人行:@走过吴桥 谢谢您的肯定与鼓励。还要多多向你学习。
  • 岁月蝴蝶:真厉害
    路上三人行:@岁月蝴蝶 谢谢阅读与鼓励。

本文标题: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刘兰芝之死——一场假离婚,酿成的真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ab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