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书法家

作者: 鹿门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07:30 被阅读43次

    缺少国学底蕴的书法家,还是真正的书法家吗?

    原创 2018-04-22 郑荣明 书法杂志

    当代书坛,“书法家”何其多也!

    从中国书协,到各省书协、地市书协、县区书协,甚至是镇级书协,“书法家”通过“会员”的合法标签,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在中国文化艺术界蔚为壮观!

    具备“会员”资格,成为“书法家”,往往通过展览来定夺。参加某一级别的书法展览几次,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书法家”队伍,而展览的操作,其规范、程序的“内奥”,往往又是一言难尽的。

    曾无数次听其他艺术门类协会会员的揶揄言论,说书法家协会会员“含金量”太低,没有明确的专业门槛,充其量只能算是“书法爱好者”协会,协会级别越低,这种表现越加明显!作为“协会”中人,我们几乎无法辩驳,当然,羞愧是难免的!

    且看看我们“会员”的表现!

    在我的观察中,我们目前的展览形态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国展”模式的大、小化,“国展”即为“大”,省一级和书法水平较高的地市级展览,即为“小”,“小”为“大”呼应、服务;

    一种是“应景”式的展览,诸如各种纪念展、主题展、会员展等等。这两类展览,就是制造“会员”的主要机制。

    第一种展览形态,近十来年已经演化成复制、模仿、抄袭的“主场”。“会员”或“准会员”的创作主体精神和审美独立性基本匮乏,连传承的“纯粹性”“精英化”特质,也在“新生代群体”中被动摇甚至消解。“书法家”“会员”在展览的偏狭机制和时尚场景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书法制作流水线”下缺少文化含量的“技术工人”。

    第二种展览形态,倒是可以尽显当代书法的“原生态”。这些展览,贵为“全国名家”“中书协会员”者,或应付性提供作品,或干脆不参与;地方“名家”和书协会员,或会写字的官员、文艺界名人,就成为展览的主角。这种展览,其实是最能体现书法的“综合实力”的,也最能观照“会员”的艺术素养。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只看到了“人多”,并没有体会到“势众”;我们经常面对“琳琅满目”,也经常要感叹书法界人群的素质低下。

    在这类展览中,不完整、不合格的作品比比皆是。或是抄写诗文出错,或是书写笔误时出,或是题款不合规矩,或是用印不懂常识,或是笔墨印鉴低劣,如此等等,只可以“低级”言之。

    在这类展览中,创作的审美趣味或是庸俗,或是单一,作者的审美视野相当偏狭,书法风格的多样性,书法审美的丰富性,在展厅中基本无以再现,更遑论“创新”精神。作品的面貌,楷书基本在唐楷、“四大家”,再延至魏碑“正体”;行草基本在“二王”、孙过庭;隶书基本在东汉碑刻;篆书基本在李斯加邓石如、杨沂孙。也就是说,基本延续在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框架中,不仅十分之“正”,而且十分之“持之以恒”。而由于大部分人只操笔墨,学识匮乏,以致不知变通,只知“守正”,而且又学不得法,长期固化,大面积地形成一种僵化、板滞、沉闷的书写习气,大量的“江湖书法”“老干部书法”也因之而生。

    更为悲哀的是,这类“书家”还自以为是,自诩为书法“正脉”,设堂授徒,四处传播。这种现象,在地市级以下相当普遍。这些“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大量存在,俗不可耐的书法作品因之广泛流布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大众书法审美。因而,“俗书”充斥书法的基础层面,老百姓心目中的书法“艺术”就是类似于印刷体那样的书写,或是“龙飞凤舞”般的“乱写”!而“江湖书家”因为有了“书法家协会会员”的认定和标签,就能大行其道,流行甚广,这无疑成为当代书法的一大悲哀!

    一方面“展览体”当道,一方面“俗书”流布,两大“文化缺失”的体征同时在当代书坛出现,确实是一大奇景!而这样的“奇景”,皆为我们的“会员”制造。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当今“会员”的价值和“会员”产生的机制!

    “会员”就是书法家吗?

    我们这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书法复兴之时就投身书法艺术的人士,一直很清晰地对“书法”、对“书法家”有一种深入到骨髓的虔敬之心。因为在我们的心底,书法就是一种具有相当文化高度和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图腾和符号。书法固然是一种技艺,但更是中国人的一种高级文化生态。它的品位、学养性、道德性乃至高贵的精神特质,在所有艺术品类中,是最为突出的,也是最具有传承价值的!因而,作为“书法家”的人群,自古以来,都具有一种“文化精英”“文化贵族”的特别色彩和价值。一般而言,能称之为“书法家”的人士,不仅能写一手好字,更是学识渊博、修养渊深、志趣渊雅的,“相当有”文化的高人,是真正的社会精英、精神贵族。只要好好回味一下先贤的论说,我们就知道,我的上述言论,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书法的“通识”!“会员”要成为真正的书法家,远非写字、展览那么简单!

    说实话,当代“会员”架构下的书法家,大部分都只是“写字的”。区别无非在于:一部分写得“好看”,笔法精致,制作精良,视觉效果好,形式表现好;一部分写得“俗气”,江湖气息,匠人气息,各种僵化,各种游戏。前者占据于“高端”,后者集结于“基层”。

    “写字的”就是“书法家”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的“书法家”和历史公认的书法家,差距之大,即“鸿沟”二字也难以尽述!历史上的书法家,是一个文人群体、士人群体。他们不仅仅能写好字,更是满腹经纶,志趣学行皆追求高远,立品修身皆趋于高节。他们于书写之中,更广治经史子集、诗书礼乐,精于文章曲赋,甚至达于经国济世之学。他们以学入书,以才入书,以志入书,书、人相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最终人书皆美,人书俱老。古代书法家是因为达到了文化高度,才具有了书法的高度!中国的书法,就是在经史子集、诗书礼乐、文章曲赋的浸润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只会写字的“书法家”,古人早已鄙夷地送上了一个“书匠”的名号!

    所以,当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家”眼中只有展览,只关注一级一级地“入会”,何来“志趣”?当我们的“高级会员”在多次入展、获奖之后,或立标润格、投身市场,或自命导师,贩卖“秘诀”,何谈“高远”?当我们的“书法家雅集”话题大都在某某获奖、某某入展、学某某容易上去等,则“学行”何在?当我们的学书者,只把“技法”的锤炼当作最主要的修养,甚至将所谓“导师”传授的“笔法”加以“精研”当成书法的“高级形态”,又哪来“卓识”?

    当书坛大多的创作者连一本完整的书法史都不愿阅读,更别谈什么经史子集、文章曲赋,还无知地菲薄书法“学术”,这还具有“文化人”资格?如此种种,如此缺少文化修养、缺失国学底蕴的言行,在当代书坛的各级会员、“书法家”身上的日常中,可谓比比皆是,令人不可理解!当今有些会员的素质之低下,事实上已经严重地玷污了“书法家”这个尊贵的名号!

    阅览国学经典和具备国学底蕴,固然是相通的,但指向不同的层面。前为专识,后为修养。我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书法家都去进入国学经典,我只是强调,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必须具备国学底蕴。这就如同并不要求书法家成为书法“学者”,但所有的书法家都应该熟知关于书法的“学问”。所谓“国学底蕴”,大要无非在“学”“才”“志”三字,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读书、修行,形成属于自身的“国学”知识体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获得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的陶冶,并转化为自己独立的文化价值判断和“文人化”的智慧和才能,只有达到这种状态,自身的“志趣”才能立足于高、指向于远,才能将自己的书法行为发展成为有价值的文化行为、审美行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链条中的“书法家”。

    由此也可知,具备国学底蕴,与当今精细的专业分工没有任何的矛盾和冲突,与书写者自觉地认识和实践有直接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明白,书法和国学是密不可分的,合格的书法家必须具备国学底蕴,具有国学修养!在我们这个高扬“文化自信”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捍卫“书法家”这个名号的尊贵和尊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真正的书法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c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