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学习万维钢老师讲的“精英日课”,在课程中不仅有最新的思想动向,还有对前沿科技的解读。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感觉到那些全球最聪明的头脑想的都事情都是一些大事。从课程中回到当下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经常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缠绕。
比如说平时的工资收入,对于工资收入这样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比较敏感。之所以会这样,更多的是因为那些收入关系到基本生活的水平。也可以说,当把思绪拉回来的时候,就会忘记那些所谓的大事,包括写作的时候,如果心里想着收入,可能就无法安下心来。
更何况遇到一些事情想不明白,比如说单位一开会就能听到降工资的论调。再看一下现在的工作,每一天好像是上满的发条一样,每一天都好像有做不完的工作,即便是这样,降工资的论调好像一直都在耳边回响。
可以想象的到,如果经常处于在这样的体验中,大概率上是会受到这样体验的影响和困扰。某个角度来看,人们对于思考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强项,更多的是会被直接牵着鼻子走。
假如说我们也像那些聪明的人一样学习,每一天“想点大事”,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从那些琐事中跳出来,而且还有可能看看到另一个广阔的世界。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也会有平时的琐事要处理。
看一下那些人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处理方式,还有可能从中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对待个人的薪水方式,一些人会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记得有这样一句谚语-永远不要想着在锁头上找钥匙。锁头上的钥匙一定会被人放在别处,想要找到打开锁头的钥匙,一定要从别处想办法。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方式有很多,个人的理解倾向于那些创造者的方式。
很多时候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大概率上是因为有了新事物的出现,才会让一些看似是死胡洞的路有了一线光明,那些一线光明,正是指引通向新大陆的光。如果没有那些开拓者的创新,就不会有类似新大陆的事物出现。
假如说没有那些“想点大事”的思维,可能就不会有跳出一些问题的局限,很多人之所以能够跳出问题的局限,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习惯于“想点大事”。事实上,一些思想之所以能够捕捉到敏锐的信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用“想点大事”的方式思考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自己的那些琐事,不仅会被困其中,即便是有一些机会出现在眼前,也可能会被其忽略。可以想一下,那些与爱因斯坦、爱迪生、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些人对世界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