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听书的过程中,头脑中忽然闪现出“救赎”这个词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听到的内容有与救赎的相关行为“毁灭”。可以说“救赎”与“毁灭”是对立的概念,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说起来也挺奇怪的,此刻让我联想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影视作品。
具体的细节是记不清了,作品表达的主题是以救赎和毁灭来展开的。故事的主人公生前是一对很坏的夫妇,他们做尽了坏事,死后还想去天堂。他们死后来见上帝,向上帝提出想上天堂的愿望。上帝说你们生前做的坏事太多了,不可能进天堂,地狱之门已经为他们打开。
这对夫妇肯求上帝,希望能够给他们上天堂的机会。上帝是仁慈的,允许他们返回人间去救赎被自己毁灭的灵魂。他俩个必须去拯救三个好人的生命,才能够获得进天堂的资格。这对夫妇返回到人间,可是在这两个人的眼里没有好人,有的都是与他们一样的坏人。
他们的灵魂已经被自己扼杀,不知道如何识别好人,一开始他们救的那些人都是与他们一样的人,结果离天堂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上帝规定的时间越来越近,这两个人也越来越慌乱,做了更多的荒唐事。
后来这对夫妻偶然听到天使的对话,发现了是自己把灵魂给扼杀造成了下地狱的结果。原来需要救赎的是他们自己,在找到了这把通向天堂的钥匙之后,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开始自我救赎,最后成功的成为天堂中天使的成员。
这个时候,他们又对人间的烟火无比的留恋,希望借助办坏事来获得留在人间救赎的机会。可是那扇通往天堂的大门已经向他们畅开,这对夫妇带着对人间无比的眷念去了天堂。通过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一直都在,只是由于隔的时间太长而尘封在记忆中,今天在反思救赎的时候,这些记忆突然就冒了出来。
从这个故事中坏夫妇的转变中可以看到,那些被恶遮蔽了双眼的人,内心的善是被自己给毁掉了。在人生漫长的经历中,救赎与毁灭一直伴随着人们,那些被杀死的良知,会在觉醒之后冒发出新芽。即使是一个大奸大邪之人,在将死之时,常会萌生出对人间的留恋,也希望自己的后人活在一个没有恶的环境之中。
孰善孰恶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这杆天平倾斜的方向,对自己的行为越放松,就越容易偏向于恶的一面。一些人的行为之所以会冲破理性的防线,很多的时候,头脑中的这根道德弦经常处于松弛的状态。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有一句经典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时的哈姆雷特内心应该是非常的纠结,在痛苦的挣扎中完成了自我救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内心挣扎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人的一生就是修行的一生,有的人终其一生坚守着善的信念,始终用一种积极阳光的态度拥抱生活,他们修的是善缘。有的人则始终坚持着一种恶的信念,他们终其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始终不愿意从阴暗处走出来,他们修的是恶缘。
不管修的是什么缘,每一个人都会有觉醒的时候,觉醒时候的醍醐灌顶会是救赎的开始。当然,有的人一生也不曾醒悟,他们在毁灭个人的良知,也把自己带入到没有光明的黑洞。看不见光明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黑暗中生活,对他们来说,醒来就像是一场恶梦一般,不如沉浸在黑暗之中长眠不起更幸福。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好人,也不缺少坏人,好与坏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有的是那些与人相处时的友善与邪恶。如今的人们已经不相信什么天堂与地狱的神话故事,而是把自己当成了神的化身。这个时候的人们更需要完成对自我的救赎,避免在自我膨胀的欲望中被毁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