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黑暗才能找到光明。看到自己的无明才知道如何回归自性。
我们在哲学书籍中常会看到自我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自我呢?
自我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我们会不自觉的流露与表现出来。人的自我在无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才能,体貌等自身性方面是有区别的。权力,财富占有等社会性方面也是区别的。因为区别就会产生大小,美丑,贵贱,富穷的概念。有区别就有对比,一旦逊色于人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一旦比优越于人就会产生自负心理。可世间万象参差不齐,对比就没有终止。在对比中,人的心灵就会产生波动。对比贯穿一生,波动跟随一生。自负则轻视他人,被轻视者心生怨恨。自卑则仰视他人,被仰视则心生骄狂。怨恨骄狂交织人与人之间就会就疏离。
人为了维护存在,必然会产生得失心,得失是由取舍来实现的。取的越多对自身的贡养越深厚,所以人人都在拼命争取,以为占有越多,自身存在基础越牢固,渐渐的注意力转移在外物上,被外物牵着心性走。这就会生出贪梦心。既然外物是存养自身的,便不会情愿它失去,不愿它们是供养它人的。而担当责任,担当后果就意味着失去,这就会生出诿责心。即贪得惧失,只想要权利不想担后果,只想要利益不想担责任。然而人的心性虚空不实,无法填满。无论物质还是感情越向外追逐越越觉空虚。
我们肉体生命是会物质转化的,我们都有生老病死,我们都觉人生苦短,时间有限。有一日则想享一日。所以无论情感与物质方面都重视自我的享受。我们知觉又都限于自身,人人之间是有分离感的。自然会形成自我为中心,自我至上的心理。这样自我为中心又重视自我享受,便会对他人的感觉是漠视的,排斥的,掠夺的,甚至是物化的。然而人又是社会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就会有社会性的契约观念,比如道德体系,你不仁我就不义,所以人又会维护自己这种体系,用这种体系去评判他人,划分异类。然而一旦自身有利害就会本能受得失心支配,露出自私自利本性。可见自我是自私又虚伪的。
对于未知的世界,我们充满好奇的同时,我们也充满恐惧。充满好奇才会探索,有探索我们才能获取。充满恐惧是因为怕生命与财富的流失。对于未来,我们心中充斥着不确定,不确定让我们敬畏,敬畏让我们幻想期待超自然的力量支配与护佑。对于他人的力量我们充满恐惧,因为他人有支配与掠夺我们生命与资源的能力,我们谨小慎微,唯恐失去什么。恐惧禁锢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不敢突破,不敢越过雷池。然而对于我们已经探索与有支配力量的领域,我们觉得主动权在我们手中,开始恣肆,为所欲为,不知节制。在可以把控的人或力量前面,开始唯我独尊,目空一切。渐渐放大了自我,以为我们无所不能,变动嚣张,把片面的认识当成全部的认知,看不清自己可以把控与难以把控的力量。然而膨胀的心理并非实际的力量,一旦遭受打击马上又泄了气。可见自我是既充满恐惧又恣意妄为。
成长的社会背景不同,成长的家庭背景也不同,学习与选择的不同。我们因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风俗差异等因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记忆,独有的知识体系。记忆的碎片是方便人们类比。而知识体系则方便人们思辩。类比与思辩都是维护存在而存在的。思维碎片组合不同,通过知识与记忆找寻,通过他人印正自我,都难以实现,那么心灵必然是孤独的。然而个体力量的渺小,面对复杂的社会必然捉襟见肘,只有通过群体才能更好的维系存在,所以人又是认群的。在群体才能印正自我价值,才有安全感。不合群会被当异类,而驱逐和攻伐。可见自我是既孤独又合群的。
推己及人,由自己明白家人需求,邻里需求,及其他人需求。若没同理心,则人对他人是无感的,对他人永远不会了解,也不会生出情感。不会对他人得失感同身受。然而人为了自我,常不惜牺牲他人成全自己。因对肉体生命来说近不过己,自己是感受他人存在的源头。可见自我是既恻隐又狠毒的。
自我既自卑又自负。贪婪而推诿。自私又虚伪,恐惧而恣肆。孤独又认群。恻隐而狠毒。人的自我是这样破碎与孤独无依,只有认同与理解才能使灵魂有片刻的皈依。只有才他人接纳与自我接纳中才能使自我得以安宁。还有比人更值得怜悯与慈悲对待吗?还有比人更值得敬畏与尊重吗?还要比回归自性更值得,更重要的事吗?大海浮沉的破旧的小船难道不渴望回到港湾吗?
如何才能回归自性呢?只有通过自我观照,才能回归到自性俱足,圆满无缺的自性吧。
网友评论
这篇文章发出来怕引坏的影响,又设为私密,后来才发出来,因为感觉让人看清现在的自己也不是坏事。
所以还是该慎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