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怀二胎了,这些书有必要读读

怀二胎了,这些书有必要读读

作者: 刀剑骄 | 来源:发表于2018-04-03 12:19 被阅读0次

新的一周,身体就是这么奇妙,好像密码突然被解开,孕吐和瞌睡竟然都一起消失了,拖了3天的稿子也终于发给了对方。

食欲要快快回来就更好,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吃白米饭是什么时候。

之前两个月,我在本地一家新闻单位的全媒体中心,从事了两个月的编辑工作,朝八晚六,午间休息三小时。

曾幻想清闲的全职能让自己在空余时间有更多的思考和产出,事实上即使到了下班时间,脑子里也依然充斥着APP的后台界面。

确认二胎后,主动提出了离职,重返自由。

早孕反应的酸爽,谁经历谁知道,刷手机也会觉得头晕,没法看完一篇完整的文章。

纸质书和手作是解药。

读完了《劈你的雷正在路上》、《百年孤独》、《生育对话录》、《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是公众号“社长从来不假装”的运营者江明所著,30岁的单身狗,曾在微软就职,迫于帝都的高房价离职回到杭州,进入阿里巴巴后因并不认同马云的价值观再次离职,现从事自媒体创作。

该书收录了微信已发布的文章合辑,算是毒舌鸡汤型,大部分内容已经阅读,会有“当头一棒”的警醒。

至于《百年孤独》,所有的人在脑海里都有了鲜活的形象,只是我依然搞不清他们的名字……

马尔克思是个讨人喜欢的作者,他说:女人支撑世界,男人只有捣乱的份。

和《霍乱时间的爱情》一样,马尔克思依然保留着对女性的尊重和爱护,在他笔下,每一位女主角都有着宝贵的特点,母亲乌尔苏拉更是布恩迪亚家族灵魂的化身。

不管儿孙如何荒唐,乌尔苏拉的态度总是:只要上帝还让我们活着,我们就还是母亲;不管你们有多么革命,只要没规矩,我们就有权脱了你们的裤子打一顿。

太魔幻太瑰丽,一个家族七代人,孤独,何止百年。

《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听说育有两个男孩的胡可在一档娱乐节目中大量圈粉,而胡可表示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三本书分别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和自由》,以及我正在读的这本。

前两本在小T两岁前已经读完,自认接纳孩子没有问题,难的是接纳自己,暴躁易怒,敏感多疑。

王小波也说了,人的一切愤怒,都源于自己的无能。

一个不快乐的妈妈,怎能养育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我该接纳这样的自己吗?

并没有肯定的答案,更多在谈对孩子的接纳,偶尔提到父母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自己对自己满意,才能将满足感投射到周围的环境和人。

书摘如下: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父母都会有自己的盲点和未发现的部分。然而,越是未发现的部分往往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根本无从改进。

2、规则看似束缚孩子,实际上它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具有安全感。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内心就会具有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他就会带着焦虑不停地试探和寻找边界,直到有人制止他。

的确是这样,比如小T玩手机游戏,他会主动提醒我定时,时间到了主动停止,而不是在玩的过程中,随时担心手机会被强行拿走。

不知道能玩3分钟还是30分钟,带着这种焦虑,并不痛快。

3、有时,孩子“偷懒”仅仅是因为想确认妈妈的爱,就像成人自己会做的事情有时也想让爱人帮做,以证明自己是被爱的一样。

4、觉得求助是弱者的行为,自己的事情搞不定会让他们自觉无能、不坚强。

缺少情感,无法坦然向他人袒露自己的脆弱,通常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这句说的是我吗?

5、父母应该知道,同胞之间的竞争和嫉妒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应该跟孩子坦然地交流这些情绪,并允许孩子去体验,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同胞之间的爱就会随着一天天的相处而日渐深厚。

坦白说,二胎并不是在我的期待中到来,我希望《生育对话录》能帮助自己打开心结,轻松愉快的迎接这个新生命。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一切生孩子的理由,我都可以否认掉》,记录了坚持不生育的作者与坚持生育的丈夫的一段对话,女性主义者宋涵的自省与质疑深得我心。

我想知道,如此绝决的她究竟会不会生孩子?

书摘如下:

阐述不生孩子的理由。

1、无论一个小孩现在看起来多么天真纯净、无忧无虑、娇嫩欲滴,他都可能变成任何一个你讨厌的成年人。

2、我不喜欢很多人,更怕生出一个我讨厌的人。

3、人不是动物,不能只顾繁衍,你生下的是一个人,他有知觉,有思想,有喜怒哀乐,你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将影响他的一生。

4、那些只生不养的人、那些生了孩子就抛弃的人、那些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却毫无节制生一大堆孩子的人、那些指望孩子来拯救自己的人、那些控制孩子来满足贪欲的人、那些虐待孩子的人,他们不仅是无知,更是恶毒。

5、人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不需要通过子女来实现。

人应当在自己的所作所为里去寻找和建立乐趣与成就感,这才是稳固而长久的。

在子女身上找成就感,是一种懒惰和怯弱和转移,回避了自身的任务。

6、爱情无须孩子来见证。

相反,没有孩子还能持续的爱情才更纯粹。

7、我无法容忍我在想不清楚的时候就去生孩子,我太怕我会后悔。

所有的事做错了都可以弥补,可唯独一个孩子,把他带到这世界上来,就再也不可逆转了。

8、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我又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生活?

我自己就是一个充满疑惑的案例,我自己都没搞明白,我怎么去对待我的子女?

9、不想要孩子,与我们不愉快的童年回忆有关。

也因为这样,我们比一般人更明白父母对子女的意义,害怕命运在下一代重演。

10、人类迟早都会灭亡。

有的人寻找到了过程的意义,但我没有;有的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是有意义的,可我没觉得。

就是这样,我至今都是这样的想法,世间的大部分事大部分人对我来说聊胜于无,因此对小T常常觉得抱歉,不确定会带领他走向怎样的未来。

对于二胎,自然信心不足。

思考女性的生活状态。

1、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在许多人、包括她父母眼里,安安分分呆在婚姻里把孩子养育成人就是活着的目标了。

谁在乎她过得好不好?谁又会对她婚前的无知和婚后的孤立无援负责?

没有人,她不得不认命。

2、在不尊重女人、女人纠错成本很高的社会中,女人活得压抑恐惧,最受伤害的就是她们的孩子。

3、身体撕裂之痛,母婴一体的依恋,都让女人看似坚强不疑、实则模糊矛盾的自我坍塌粉碎,身心处于空旷的孤独之中,无可言说,无可依傍,就像熙熙攘攘的潮水退去,裸露出生命深处的症结,兀立在那,不可回避,不堪面对。

4、生育会让婚姻的薄弱处暴露出来,尤其会暴露出夫妻双方在原生家庭中的软肋。

5、和公婆住一起,心情很容易郁闷,说出来都是鸡毛蒜皮,更多的是说不出来。

如果关系不好,在家里会无比苦闷和憋屈,那是漫长的绞杀,而且没有解药,男人没法理解。

男权社会,女性要想获得作为自然人的正常权利,势必要付出多于男性数倍的代价。

连小T也说,希望妈妈生个小弟弟。

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作者与噩梦中的自己和解,全书最后,她已怀孕6个月。

1、大人要从孩子身上吸收力量,就是那种好奇的、干净的、生长的、不矫揉造作的、浑然天成的美和力量。

2、我很享受怀胎的平和与喜悦。

我在人群里穿梭,悄悄感受着腹中的起伏,就像一头怀胎的母鹿,在林间安静的走,并不打算让任何人知道,我的身体里翻腾着生命的跃动。

3、 当我们心有所念的时候,日子就值得一过。

说服力并不强啊,比起不生育的坚定信念,我实在想不通她是如何破解。

唯一的解释是,不想生的欲望有多强烈,想生的欲望就有多强烈。

真正的丁克,恐怕根本就不会纠结,根本就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对应到我自己,如此抵触二胎,难道潜意识是在期待?

我可能也需要看看心理医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二胎了,这些书有必要读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mq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