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外包不是创业

外包不是创业

作者: 孙来也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10:49 被阅读0次

这个城市不会鼓励努力者,只会嘉奖成功者。

2020年的10月应该是这五年以来过的真正的长假,可以抛开手机和孩子玩几天。前几年一到长假就头疼,因为它偷走了发薪日的三分之一,客户们也都以假期作托词项目后面再安排。假期也需要带着七八九十个手机定期看消息和删除祝福短信。这几年一直做的是没有价值增益的事情,技术外包,互联网的包工头。头两年刚做的时候还满怀憧憬怀揣四五个手机混迹于各大活动场所撸群撸人,忙碌时期一天跑三个活动场,见两个客户。而随着时间的叠加,微信规则做了很大的改变,增长和转化率同步直线下降,心力极大被消耗,我也变成机器人一般重复获客:100个意向客户-报价50个-跟踪30个-成交2~5个。

并且由于高定制外包销售没有标准化,加上我个人能力不足和主观兴趣的缺乏,没有培养出合适的销售人员。

真的有一些行业知识,能聊产品,扯几把子市场或技术,对于公司经营和成本构成有认知和见解,谁做外包啊。但定制外包,你搭不上话,很难有然后。从零培养的周期长和转化不确定导致这个路径也不好走,公司做着做着销售就光秃秃的了。所以看到曾经的合作方,有抖音百万大V创业公司,有互联网公司IT负责人,都开始转转外包,有的认为获客简单,有的认为交付简单,有的认为技术团队管理简单,真的是简单个锤子。

中小型的软件公司机会在哪里呢?

最近一直老严在探讨,市场里面我们这样的外包公司很多,老板或合伙人充当销售,公司大部分是技术组成,做了几年积累下一些老客户正常活着,一旦面对市场打价格战很难有优势,又不能足够的狠心把人员当成产品做人头买卖,而大厂对于驻场基本上是强制入场,压现金流和利润率,最后沦为大厂的外部配套技术团队,而实际技术人员又拿不到对应的福利,小公司很难做到人员稳定,做人力外包的这帮同僚都备了十多个HR,不断招聘卖人头。

对于小公司,方向就如同炽热的太阳。如果我们头上有太阳,那剩下的波动都只是小风小浪,中间总会有人上船,我们倒屣而迎;也会有人下船,我们拱手相送,祝他们前程四海。

我们没有太阳,没有给人加强内心能量的企业方向,外包本是个生意,在这之上讲未来和情怀,只能落得互相为难。

我经常会遇到很多上来就说要做一个微信的,然后预算三千八。

软件市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化模板套用,一种定制化开发。模板这个市场其实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头牌的两个有赞、微盟互联网从业者真的“家喻户晓”,垂直行业的小鹅通,商家岛之类都有深扎趋势;也有二线的微胜,阿拉丁,上线了,酷客多等模板提供商;加上还有微擎那样的开放平台容纳了几千上万个中小型开发团队,所以大部分商业模式里面早期所需要的软件配套都已经被满足,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中小外包公司高定制不好做和不值得做的原因。这两年涌现了好几家做无代码和低代码开发平台,强调解决方案落地和模块拼装的公司,其本质是降低客户的早期使用成本和避免程序员重复造轮子,这也是我和老严在琢磨考虑的方向。

当然终极结果能实现肯定吞并很多中小技术公司的市场和存活机会,让这些懂客户的老板变成销售全能顾问,而那些傲娇的程序员二次创业如果没有在渠道、技术、行业经验上积累出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判断直觉与上下游整合能力等,就会面临特别难受的状态:我看你特别不爽,但又干不死你。

原本做外包公司的初衷是维系现金流和团队,继续找产品创业,而前几次总把自己搞的很狼狈。信誓旦旦的发起项目,认为可以保持外包的同时可以跨出产品这一步,结果时间、精力、资金储备都不够,在主动脉还没完全稳定下来,就冲起了一个项目,然后不得已之下项目喊了停。

最近两个好朋友离开了苏州,是过去同干架扛枪蹲牢房的交情的朋友,是现在一起奋斗畅想登上山头的朋友。这个城市确实让人孤单。当初和老王搞游戏代练公司,招人,租房。我们晚上8点到凌晨2点办成客服小姑娘:亲,还在么?亲,下单么?

然后因为外包公司业务问题放弃了,当时直播的小伙微信拉黑了我,兼职的大学生因为承诺的成功期权股没价值压着电动车不还。那边是老严和我语重心长的说:俊平啊,这边业务不足了,我们还是优先团队。那天,我坐在车里很久,听着被吐槽的伤心老男人歌,反复循环。

和老徐,杨龙搞游果果,确定相信市场有这个需求,但也确实如崔琦所说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最好的场景是一个富豪养着的产品,养到熟了市场热了才有机会。你相信的场景,场景所需要配备的专业人员,而客户所愿意支付的费用,对应之下公司需要支付的运营成本,整个模式不能循环到长期支撑的时候,对于资本的依附就是生死,没有任何缓冲空间。而作为一个赚钱乙方的股东,又如同吸血的藤蔓吃着救命的口粮,两头为难不讨好,草草脱离尽量争取内部产品服务好。有几次我们碰到的机会,明显的错过了,虽然失败率一样高,但还是陷在了那个错过的情绪里面,所以特别的渴求。还记得在15年初,我们几个围着椅子讨论说接下来做什么产品,那时候初步想法是直播带你去看世界,但没敢踏出一步,错过了后面的直播大战。共享单车,小黄车早期来找我们做技术合伙,我们只想做订单,没有谈下来。大众点评早期投资人也想过拉我们进一个项目,我们是做技术配套给股给钱,但要求人员需要时候常驻北京,虽然我强调机会在哪我在哪,但程序员其实不太愿意迁移,就笑着握手说期待下次再合作内心只能说拜拜。

我讲一个故事讲了一千多遍了:我是一个创业者,我们14年拿了一笔融资做产品,后来失败了为了维系团队做了外包,等待产品机会再创业,两条腿走路。但至今为止,我们只是拄拐站立着。

我们所渴望的梦想;

我们为之痴迷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包不是创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n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