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七尘
前言: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在读完每一本书之后都能够有所悟有所得,就需要有技巧地去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通过十天的仔细阅读,我将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看了三遍,做了一些笔记,写了一些心得。现在,我将从选书、购书、读书和做笔记以及活用这四个方面分享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悟。
选书选书
在这里我说的选书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平常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一个是选择什么样的书来买。在选书这一部分我主要讲的是前者,后者与购书结合在一起来说。
其实选择一本好书跟选择对象一样重要。有的人一辈子就读了100本书,但是可以被尊称为专家学者,而有的人可能一年就读了100本书,但是他什么也不是。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选书也是如此。
那么该如何选书呢?
1.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
这是阅读一本书的动力所在,也是个人的兴趣点所在。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对自己厌烦的东西,情绪上会越来越抵制,行动上也会越来越怠惰,然后不久就会放弃阅读了。对一本书感兴趣,有想读的欲望,大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的名人、学者读过或在读的书籍。这有点“光环效应”,不是因为书籍本身而感兴趣,而是名人学者们在读,自己也就不自觉地也想凑个热闹。
(2)身边的人以及网络传媒推荐。像网络上列出的某些名人阅读书单、某位大牛写的书评涉及的书籍,时常都会有好书推荐,另外学习类、个人成长类的微信公众账号和网站也会有很多好书推荐的,这些都属于网络传媒推荐。
(3)生活和工作中无法立即解决的难题。阅读书籍的好书就是:能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然后提出相对合理的方法,有时候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知识不够而已,相应的补充这方面知识,情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4)关注或思考的主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知识领域,如果想深入理解,那么选择相关主题的经典著作,可以让自己的思想认知提高几个维度。
2.注意阅读的成本。
阅读一本书的成本=购买一本书的金钱成本+阅读花费的时间成本,后者是一去不复返的,不可再生的,因此阅读的成本最重要的在于时间成本。
有这么一个说法:“阅读一本烂书等于浪费阅读一本好书的时间”,但是这忽略了烂书对人的思维和观念的长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才是每一个阅读者需要仔细把关控制的。毕竟好的思想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行动,而积极的行动则会带来好的做事效果,相反错误的思想观念则会在生活中不断给人制造麻烦和困难,以此来提醒人调整修正。
3.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收获什么?
由于限于阅读量和知识面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初级者来说难以回答,但是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让人明确阅读的关注点,同时也增加阅读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能够回答“他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自然他的行动就会清晰具体,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购书购书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当中,着重给我们介绍了购书清单的重要性以及列购书清单的诀窍。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整理和归纳,我认为在购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网购和实体店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善于读书的人都会在网上买自己已经知道内容的书,在实体店买自己不知道内容的书。为什么呢?
对于你已经知道内容的书,你想买,肯定是因为这本书对于你有特殊的作用。但是不知道内容的书,只根据书名和主题就头脑发热,在网上大肆采购,很容易会让自己后悔。去实体店翻看过内容,看看是否值得买再去采购,能够让你的购书行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2)购书清单。购书清单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将自己感兴趣的书记录下来,整理成书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避免一时头脑发热,买了自己不想看的书,浪费资源。
PS: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1)表格法。制作简单的表格,按照自己喜欢的格式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罗列出来。
(2)在线书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数码产品对购书清单进行在线整理,随时删减不适合自己的部分。
(3)在日常生活中采集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流和看电视等方式获取想看的书单。
读书和做笔记读书和做笔记
在说这部分内容之前,我希望你读完一本书之后,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1)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2)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3)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4)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如果看完一本书之后,你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以上这是个问题,说明你已经完全把这本书消化了。这也反应出一个问题,读书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当中讲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经过我自己的加工之后变成了以下几点:
(1)摘抄法。既然你会选中这本书来读,那么其中一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可能是某一句话触动了你的心弦,可能是你从中学到了某一个知识理论。
(2)写评论。作者在书中写的某些内容会激发你的共鸣,也可能与你的观点相悖,那么,你可以在这些内容的旁边写下批注,进行点评。某天翻看之后,或许又会有新的想法,这就是收获。
(3)做标记。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符号将你不能理解的内容标记下来,读完整本书之后自己翻阅资料去答疑,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这样可以加深阅读的印象。
活用活用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认为读懂一本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活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以致用。
那么怎样学以致用呢?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读的书主要分为三类,一个是工具类,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兴趣。
我所认为的工具类的书就是教你如何去掌握一门技巧的。比如我们专业要学习PS,我们就必须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根据书本的介绍,进行操作。
我所认为的精神世界类的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心理学,哲学。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一些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生活都很重要。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选读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别让小情绪害了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有效的22个情绪管理定律》,等等。根据书中介绍的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我慢慢养成并形成了一套有效克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我所认为的兴趣类的书很广,就是你自己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去看,只要看完之后你觉得你能够学到东西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气质,不妨选读我国经典的诗词歌赋。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智慧,不妨选读外国著名的侦探系列小说。
当然,最直接有效的证明我能够将一本书读完之后能够活用的,就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也并没有活用了这本书,最多是利用。
对购买者的分类并无必要,想看什么书自然就会去买,是自发的行为。这是出版社关心的事情。
一本书的价值也不是在实体店匆匆翻几页就能看出来的,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通常都不是畅销书。所谓经典也因为读起来艰难而常被冷落。从一本简单直观的书中(类似你这本书)获悉并不难,难得是从饱受诟病的书中获益,这是怀疑与创新的价值。
读书笔记,很多人都谈了,有余力自然会做,但适用于重读。
对你个人而言,所谓活用,应当是写出了非常好的文章或书籍,供他人做读书笔记。而不只是把书上的内容搬过来,又再教给别人,大家都顾着传播方法,没人创造,岂不糟了。
个人愚见,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