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发生的那些事
别人不明白你的意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没有表达清楚

别人不明白你的意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没有表达清楚

作者: f6242f52175b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1:47 被阅读0次

    “小李,我现在很不开心,我一定去找领导反映他的问题!”

    “哦,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我告诉你啊,他做的就不对,怎么就不让我去参加比赛呢?我的实力比别人差吗?小李,你来评评理。”

    “为什么不让你参加比赛啊?”

    “我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没有听明白?他们不让我参加比赛啊!”

    “我还真没听明白,你为什么没有去参加比赛。”

    “我不和你说了,说了这么多也听不懂!”

    “呵呵......”

    生活里,你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呢?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根本就弄不清对方在讲的什么。有些时候,即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很难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

    如果对话中的诉说者是你,我想,你一定会认为对方是一个“大笨蛋”——因为对方根本不理解你说的话——至少当时是这么认为的。而倾听者也会认为你是个“疯子”,说着一些只有自己听懂的话。

    自己感觉讲的很清楚,对方却表示听不明白。有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你说的话呢?别人听不明白,听不清楚,很大的原因是你没有表达清楚想要表达的内容——你“没有想清楚”。

    让我们分析一下上面的对话,为什么会让对方听不清楚、听不明白。从对话里知道因为没有参加比赛,所以不开心,为什么没有参加比赛我们不得而知。而让我们去评理,如何去判断谁对谁错呢?

    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呢?仔细想想,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搞清楚需求和烦恼,其次思考怎么解决,然后用有力的说服方式,提出解决方法,最后是表达。同样,你想要听清楚对方的表达,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实施。

    步骤1:询问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2:思考如何解决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3:以有有说服力的方式,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步骤4:告诉对方具体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只要做到步骤4就大功告成,有时候还得再回到步骤1,重新思考解决方法。这个循环就是重复“活用对方提供的信息,转化为可以改变对方行为的信息,再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对方”。其思维逻辑可以理解为:收集整理信息(询问)、分解信息(思考)、比较信息(得出结论)、表达(告诉对方)。

    收集,整理,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

    把事实一件一件分开来,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的规模和内容,这就是整理。

    收集事实是根据目的选出来的法则、案例、信息和数据。这些事实往往都是模糊、零散的状态。请记住,目的不同,掌握的事实就会不同。

    如何收集这些零散的事实呢?3条规则。

    1不要批评。不要批评代表着欢迎大家提出任何想法,即使是错的,也不要当面批评,在心里也不要批评;

    2量胜于质。量胜于质代表着鼓励提出多个想法,跳出思维框架,不拘于形式;

    3善用空白。善用空白代表着及时记录,把想法写在白板或纸上。

    事实有大有小,把几个事实整合起来,就可以当成一个大事实来处理。不管是任何工作,都可能会有多种见解和想法,也常常有新的点子随机出现。原本想用一句话来描述每一件事实,却觉得很难做到。即使没有办法简单用一句话来描述每一件事实,但我们可以将事实分组,以更大的单位,掌握每一组事实。只要能从每一组事实中看出主要的主张,就能掌握更大的事实。

    设定问题,决定你整理事实的方式。

    如果我们只是随便地把信息放在一起,这样对整理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必须先设定问题,再搜集符合问题的事实。设定的问题,会决定你整理事实的方式。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自上而下法。先设定主要的主张,在主要的主张下面列出一些补充说明的副主张。副主张下面再列出作为依据的事实,排成金字塔的形状。

    自下而上法。先把和主题相关的信息写成事实卡片,一张卡片写一个事实,再将卡片打散。根据卡片上的内容,重新将卡片分类排列,然后为每组卡片加上标题。

    如果想传达的主张一开始就很明确,建议大家使用自上而下法。如果目标不明确,或是还不习惯整理,自下而上法会比较恰当。

    分解,没有遗漏,没有重复地划分事实

    将大事实分解成小事实,我们要做到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事实整理完成以后,我们需要做就是分解事实。分解事实,就像给你一块橡皮泥,然后让你将这块橡皮泥分解成多个小块橡皮泥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要参加马拉松比赛,事实已经收集完毕,大致上可以分为,身体体能、跑步装备、体能训练、体能恢复4个方面。然后,我们将这4个大事实分解。身体体能可以分为训练之前的体能检测,体检报告等;跑步装备分为跑鞋,跑步服,运动手表,心率带等;体能训练分为长距离跑,间歇跑,加速跑等;体能恢复分为训练完后的拉伸,营养供给等。这是简单的分解,再细分,还可以分解出很多项目。

    分解事实,我们可以根据“自上而下法”,也可以根据“自下而上法”来思考,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让内容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当将分解的小事实再合成大事实,其中的小事实不符合大事实的属性时。你就要思考自己的逻辑是否正确,有没有做到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依据“差异”、“时间”、“类别”、“脉络”来分解事实

    当收集来的事实,不容易找到规律时,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它们分类。可以参考以下4类规则来分解:

    1差异:从比较之后看到的差异切入;

    2时间:从时间先后或行动流程切入:

    3类别:从类别切入,例如分成“既有”和“新创”;

    4脉络:从谈话脉络或故事结构的角度切入。

    比较,以相同的单位去比较

    遇到不同单位的数值比较时,应该怎么办呢?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就教过我们,先要换算成同一单位,在比较两个数值。比如,1米和1分米;1千克和100克;30分钟和1小时。解答这些问题,应该将单位换算成同一单位。把米换算成分米,或分米换算成米;把千克换算成克,或克换算成千克;把分钟换算成小时,或小时换算成分钟,才会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就是告诉我们,不同单位的事实,需要转换成同一单位比较才有意义。

    某公司从不同部门抽调3名职员,比较谁更优秀。小王来自销售部,小李来自技术部,小张来自财务部。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公司的高管,会怎样比较呢?

    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对比,如何比较3个人的能力呢?他们根本不是在同一岗位上,“所属单位”不统一,根本没有办法比较。如果想要比较这3个人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统一单位”,让他们去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这样比较才有意义。

    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我们才能会看出差异,找到共同点,导出主张。

    表达,告诉对方导出的主张

    整理、分解、比较完信息后,就可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主张。表达想法,不要只说一个结果,要把自己整理、分解、比较事实的过程,向对方说清楚,才可以让对方听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当然,有时候不需要这样复杂。只需告诉对方结论,对方就可以明白,具体的方法还应该视情况而定。

    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说话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不过是我们想的太复杂了。有些时候,简单的方法,却可以帮我们解决大问题。

    每一个熟练地技巧,都会经历一个慢慢练习的过程。不要认为简单的方法,配不上“高智商”的你。整理、分解、比较,每一步都很单纯,却是非常有力的思考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不明白你的意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没有表达清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rf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