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村振兴名家观点
斯国新: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

斯国新: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

作者: 2dcbb77d11ea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4:09 被阅读2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农村基建重点、民生领域、多元资金投入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还迫切需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高效地对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成效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

    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适应性强、科学简便、功能完善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体系,有利于各级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进程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目标和要求具体化。乡村振兴战略靶向是乡村。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这要求将党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具体化,并具备操作性。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对乡村振兴建设动态进行直观描述,给乡村振兴的未来愿景进行蓝图绘制,使乡村振兴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提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前瞻性认识。

       监测和纠偏。运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可以监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如是否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哪些方面进展相对缓慢?等等。通过评价体系对乡村振兴进程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产业空心化、生态环境、农村教育等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纠正发展中的偏差,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分类指导。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有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评价体系可根据各地的评价指数对现有农村状况进行定级,从而科学地度量乡村振兴建设的进展和水平,掌握各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为分类指导各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量化管理依据。

    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必然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设定。其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导向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导向性是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将乡村治理逐步引导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轨道上来。而综合性主要是指要考虑到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各项指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从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导向性代表着激励和发展,综合性代表着责任和承担。

       典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典型性是指评价体系应具有的代表性。作为评价体系,应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上级党委政府对发展目标的要求,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乡村治理的真正意愿。而可比性是指评价体系应具有的比较性。因为评价体系是建立在现有的统计制度之上的,所以,所选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既要便于操作,易于采集,又要有可比性,可用来作比较,并确保其准确性。

       创新性与历史性相结合。创新性是指评价体系要与众不同。因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监测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统一的办法,没有经验可借鉴,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大胆创新。历史性是指评价体系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任何社会评价都必须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言,其评价体系也必须与传统的评价体系联系起来看,吸收其先进、可用的养分,祛除其过时、落后的成分,以保持其先进性。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硬指标是指评价体系中比较刚性的指标,包括物质激励、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这些指标往往是可以直接量化的。而软指标是指评价体系中比较柔性的指标,比如文化、道德、社会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人才保护等指标是定性的,无法直接量化,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转换。在以往的一些评价体系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硬性指标,因为它们便于量化统计,而不重视定性的软指标。这需要进行纠正。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建设的核心;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点;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线;生活富裕是乡村政治建设的根本;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自然要从这五个方面来构建具体评价指标。

       客观指标。所谓客观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一般地,客观指标都可以通过统计指标表现出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的客观指标。一是产业兴旺类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土地规模化经营占总土地比重、农业产业化经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新兴产业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等。二是生态宜居类指标,主要有: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级以上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三类水质河道占比、村庄规划及执行、农村公交出行分担率、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率、无违建村创建率、生态文明村创建率等。三是乡风文明类指标,主要有: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投入、乡土人才挖掘与保护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文明村创建率、好家风好家训创建率、农村文化礼堂创建率、村民素质指数等。四是生活富裕类指标,主要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储蓄、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文化示范村(社区)覆盖率、农村文化艺术队建设及利用率、农村文化站、文化室建设及利用率、互联网发展情况、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建设及利用率、农村教育发展情况、公共卫生发展情况、社会基本保障情况、社会救助情况等。五是治理有效类指标,主要有:乡村和谐度、村级基层组织核心堡垒作用、重大决策村民参与度、村务财务公开满意度、村民对村务财务能否有效监督、反腐倡廉满意度、德治教育满意度、法治建设与社会平安满意度、农村新社会组织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无事故等。

       主观指标。所谓主观指标,也称感觉指标,是指不可能或难以用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的主观指标,主要是通过民意调查来反映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的主观评价。一是反映物质富裕感的指标,主要包括村级经济发展满意度、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收入状况满意度、消费环境满意度等。二是反映人居舒适感的指标,主要包括交通出行满意度、环境卫生满意度、环境质量满意度、绿化建设满意度等。三是反映乡风满意感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风气满意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满意度、遏制陈规陋习满意度、文明素质满意度、社会诚信满意度等。四是反映治理安全感的指标,主要包括农民权益保护满意度、村民办事服务效能满意度、村民对村务的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共秩序满意度等。五是反映生活幸福感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满意度、教育状况满意度、医疗服务满意度、家庭和睦满意度、就业状况满意度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国新: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rs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