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山人 著《心住非家》之《是法住法位》
浙江 台州 灵山寺《杂阿含经》1202经中说: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因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这里指有情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只有假名的存在,并无一个真实有的“我”。我们所谓的人,是五蕴和合在一起的,给他一个假名叫众生,给他一个假名叫我,实际上是无我,因为它是众因缘和合而成的。
一般众生,认为五蕴身心是“我”。佛陀在经典中对色、受、想、行、识一一的理清,这里很重要。五蕴要一一逐个把它分析清楚,不要囫囵吞枣地照见五蕴皆空。一定要一蕴一蕴地去分析,在哪里执着的我?打坐腰酸腿疼了,是色蕴跟受蕴。先色蕴上的不舒服,产生受蕴、想蕴的一连系的动作,要去分析开来。剖析了才能逐个突破。
在《楞严经》里,佛陀打了六个结,说解结要一个结一个结的解,不能六个结一起解。发现五蕴非我、非我所,只有把他们一个一个的分析清楚,才会知道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离欲灭尽、趋向于舍。
从佛陀的开示中,我们可以了知,生命仅是因缘和合的刹那刹那。“江山不管兴亡恨,流水后波逐前波”,它是迁就变化的一个生命之流。念念相续,这是因果的相续之流。它仅是这样子的生命之流。我们在禅观的时候,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是有起伏的。一个念头来了,一个念头灭了,一个生一个灭,又一个生一个灭,仅是前念后念频频起。再深一层观察它的时候,会发现:在它灭的当下,你发现它的灭了,这是灭;生的当下,你发现它的生了,这是生。这个发现就是观照的照,看清楚它了。
当生的时候看清楚了,灭的时候看清楚了,它在生在灭,在生在灭。在生与灭之间,会发现它是什么?随着因缘和合在那里生,缘散在那里灭,因为依缘而生、依缘而灭,本来就没有一个主体性,所以它是无我的。而且生灭的现象就是变化。这个生与灭就是无常。谁在那里执着?谁在那里受苦?由此而体会到无我、无我所。在观的时候,要这样子去观。
先前,它在那里生灭,我在那里抓。我在那里抓,把它当成我了。那么,我为什么会抓呢?因为染爱。有爱,那爱怎么来的?无明,所以有无明爱。无明就是不明,不了解它的真相,不了解它的实相。所以,在那里抓,在染爱。破不开、破不掉。所有四禅八定不能解脱的外道,都在这个“抓”里面,无明当中,抓了一个“我”。他观的很清楚,生生灭灭观的很清楚,就在这个当下抓住一个“我”,所以,禅定功夫很高,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的生命,仅是因果相续的生命之流,它是刹那生灭,生灭刹那每个瞬间都在无常着。我们没有看清楚,其中并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我在轮回。由于无知无明,不懂缘起、无我的真义,因而产生的爱的执着,染著自体与境界。由于爱染,所以执取追求,引起了业果而不得不生,进而不得不死。
我们现在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是趋向于淡薄贪嗔痴的呢?还是在那里不停的继续执取着呢?如果继续执取,死后必定轮回!如果现在,在那里开始淡薄了,生命就开始迈向解脱了。若是一直在那里执取着,一期生命结束的刹那,马上又在业力的牵引下进入下一期的生死轮回,无有片刻的休息。
在根尘相触的缘起当下,去破内在的无明染爱,得离无明而生明。
——摘选自《心住非家》之《是法住法位》
浙江 台州 灵山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