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见,甚是想念;在一起呆三天,就互相讨厌——这是多年以来我们的父女关系。
我不喜欢他的挫折式教育,说什么都以“我以前讲什么你都不听”,“我讲的你都听不进去”,“你就是傻,你就是太软弱了”,“怎么别人都行,都知道”开始。往往是讲了一大堆道理我还不知道他要讲的是什么。
虽然我现在明白这只是他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我是一个顺毛驴,我想谁老是听到如此的话都会不开心。所以我有时候还是想跟他吵两下,但吵吵又笑了。因为我们都喜欢说道理,都想把对方说通。
闲话家常无非就是择业就业、婆家选择、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买不买房这些事,当然在他的眼里,我每一样都做的不好或者没到位。选没选好,嫁没嫁好,房子还没买。
爸爸说他阻拦过我,之前也给我讲过一些道理,只是我没听进去而已!他讲完一大段道理之后就信心满满地问我,如果我回到从前,就知道如何做、怎么选择了吧?没想到我来了一句“那个时候谁要考虑这些事啊!”
如果我回到从前,我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那时正青春年少,谁要去考虑后来的这些问题。年轻的时候觉得自由最重要,结婚浪漫最重要,结婚之前婆媳关系问题多遥远,考虑那个干嘛!
我是庸人一个,我说的不包括精明的,一开始就明白的人。有的时候太晚明白,是因为不想去明白,越简单越开心。这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把我保护的太好,没早经历一些事情。
我现在经历过,才知道父母说的是对的,但我也不后悔我做过的选择。就像父亲说的,人生没有后悔药,所以为什么要去后悔呢?错了就更正,更正不了的就勇于承担后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为什么一定要随大流呢?
即使年轻的时候作了聪明、睿智的选择,现在也不一定会快乐。没有有没有的烦恼,拥有有拥有的烦恼。所以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过去如何选择,也不需要老是追溯历史,追溯历史能让人吸取教训即可,毕竟我们回不到过去。
有人说越长大越学会不动声色,胸怀都是被委屈撑大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悲伤,但也不无道理。有首歌叫《不想长大》,唱到“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就没童话……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不长大,心灵就永远是纯洁的,不会受到污染,不会颠覆三观。
越长大越烦恼,但我们只能空感叹,因为我们必会长大。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学会与烦恼和平共处,不断总结经验,在烦恼中进步,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跟学习的道理是一样的。不爱学习,知道的越少的人越满足越骄傲,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仅有的一点道理就是铁律,就是全部,一叶障目。
而爱学习,知道的越多的人反而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了,世界如此之丰富,宇宙如此之浩渺。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反而会更谦虚更觉得自己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如果我一直懊悔自己的选择,我不就掉到烦恼的坑里面了吗?那我一直都不会快乐。重要的是现在应该怎么做,问题出来了,想办法解决就好了。
所以,若你开窍的早,在人生道路上的几个重要关口做选择的时候,就要拿出你的睿智,为自己谋划一个好的未来。
若你像我一样开窍的晚,也不要过于悲观、后悔、自责,自暴自弃,停留在一方天地;我们只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新知识去充实自己,摆脱烦恼的束缚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