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原本是想好好写一篇相关文章的,但是心有余而时不足了,诚然半小时也能交差一篇,但如此重要的主题应该留给更充裕的时间和拥有更饱满的精力的我来完成。
眼看又忙到这个点上,正好今天听了一天的李斯特,我且把知乎里一个相关问题下我所写的受邀作答的内容挪过来,完善一下作为本次的文章。其实我一直想开一个关于音乐和钢琴的文集,但又怕头起得太大之后无法善终(我一向的虎头蛇尾的作风,很不行)
其实这是知乎里的一个经常被人提到的问题了,尽管我并不是专业钢琴手,但既然受邀,还是尽可能发表了自己的一点见解。我觉得知乎在严肃探讨一些较学术性问题方面的氛围还是不错的,虽然现在也多了很多无厘头和貌似小学生水平的人在里面瞎晃悠。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所以有很多话想说,但首先要说的是:我业余练习钢琴这么些年,每天练习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我完全碰不了这首曲子,就算比它容易几倍的李斯特的作品也弹不到能见人的样子。
《钟》是李斯特的练习曲中最有名的一首,他于15岁时完成了《钟》的最初版本,那个版本的难度过于变态,对于其他钢琴家来说遥不可及,于是之后他一改再改,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大概改过三次,成为目前这个普及版本。原始版已经没几个人弹了。但其实这个所谓的普及版本,也是钢琴爱好者心目中的一座高峰。
李斯特练习曲有几个系列,从易到难分别是:音乐会练习曲、超技练习曲、帕格尼尼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虽属于最简单的,但难度也基本高于平时我们说的钢琴十级,大概是中音演奏级二级或以上。超技里的很多首曲子难度也是非常恐怖的,和《钟》差不多了,要弹到称得上个好字,不是钢琴家也得是音乐学院的学霸了。而《钟》属于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是演奏级里难度最高的曲子之一。
可能有必要普及一下钢琴十级是什么概念,十级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顶级的水准了,但其实非也,钢琴考级前面还有“业余”二字,真正到专业级别的都在钢琴考级的十级之上,何况国内的上音和中音考级在国际上是没有权威性的,近年来又越来越水。
如果把真正达到钢琴十级的人(个人认为要实打实地练习八年或以上,天赋很高的除外),比喻成一个刚学会了走路的孩子的话,那么弹好《钟》就相当于优秀跑步运动员。就如同要成为优秀跑步运动员必须要先天的潜质和持续多年的努力一样,《钟》对演奏者的手指先天条件以及后天技术的要求都很高。
也许有人说,很多十级的人就已经把它练出来了,但是且不谈音乐性吧,光说达到原速、流畅和真正解决技术问题,错音不多,那些业余十级的人做到了吗?并不是把所有音符硬弹下来就算把它拿下,把它降速+技术上有一堆问题地弹下来、和真正过关地演奏出来,这中间的距离是巨大的,何况过关和弹得游刃有余的中间恐怕又好差着好几条街呢。
《钟》在百多年以来都是炫技型钢琴家爱弹的曲目,加上旋律的美,以至于稍接触过古典钢琴曲的人都知道它,已然成为高段位的标杆,仿佛大家凡言钢琴曲必言《钟》。也许人有天生的斗心,很多学钢琴的(大部分是业余者)觉得有生之年不弹《钟》简直白学一场,许多人就是冲着它去学琴的,甚至还没开始学就问多久能弹。我估计他们心中预设的答案是拼命练习两三年(其实我还听过说一年的),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十几年努力也未必”,我估计很多人就算表面点头,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总是有那么多人认为自己是个例外,是个天才,是个超出常规的异数,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天才,都是天才的话就更没天才了。
其实相比之下专业学琴者反而对它更有敬畏心。很多事皆如此,门外汉更易轻狂。但人有高目标总是好的,真喜欢就去努力,努力之下总能尽可能离理想更近一些。
比如我这样的傻瓜,每天抱着蜗牛爬山的信念去攀登心中的圣殿,能爬多高是多高吧,还是那句我喜欢说的:每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