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寝室的位置,处在学校的边上,对着的一片空地,没怎么被开发,有点像荒废的大园子。春夏的时候,偶尔会早起,拿着书顺着园周的石板地一圈圈走,背古文。
起初,是从初高中的文言文开始。过去为了应付考试,很多都是囫囵吞枣,不解大意。慢慢的,涉及到一些课本和拓展阅读的长篇,基本都是从陌生和艰涩起步,要事先查好生字、标好注释,读顺了,才有背诵的可能。印象比较深的是《离骚》,原来全篇那么长,一段时间都只在攻克它。
园子旁边便是校园广播喇叭,清脆的播音声准时出现,响亮清脆,总是会为之一振。有时也放下书歇会,抬头看看太阳,想着空气流动的样子。来这里看书的同学不多,三五个于四处分散开来,互不打扰倒也心怀默契。
总会听见很多人和我说:文科主要靠背。起初对这种评论很反感。后来慢慢明白,背诵确实很重要。并不是死记观点,而大抵要了熟于胸,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和产生自己的观点。譬如古代汉语,无论是文字研究或是音韵方言,都各有分支,若不在心中有清晰的脉络,便也无从考究。
有人说,未见过凌晨两点的北京,不足以谈奋斗。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北漂,印象里从未起过早。除了一次节假结束回来上班,坐了早上两三点钟下车的高铁,八点钟与床艰难的分离才是我的常态。
不过好在也算勤快过,曾见过凌晨5点的寒冬,天还黑着,飘散着漫天的大雪。
学习紧张的一段时间,五点多就会走出寝室,在大厅等着阿姨开门。隔着玻璃看着外边一片漆黑。走出去,即使再困,雪顺着风打在脸上,就会立马精神。然后夹杂在周围急促的脚步声中,闷着头向图书馆的方向去。
夜色渐渐褪去
明媚悄悄到来
雪花肆意飞着
飞进大衣的帽子里
抖落在身后的书包上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学生,在图书馆前排起长长的队,呵着哈气、微跺着脚。
这,可能是我在大学生活中见到的最为感动的画面。
有些时候,听着别人口中的“大学无用论”,总是难以认同。也许在书本与实践有些脱节的时代,大学里难以练得一技之长。但是你终会见得一些人,在衣食无忧的日子里,为了心中小小的梦想,于青春岁月,翩翩起舞。
前年回家参加事业编考试,没有太大期待,想着碰碰运气。坦白讲,试题不难,还很简单,但是我认得题目、认得答案,谁和谁放在一起,就不清楚了。
很多理论上的东西,都在渐渐遗忘。
工作后,付出的主动性在慢慢的减少,习惯着先想着有什么样的回报再去做。享受着睡懒觉的踏实,也恨不得“早晨从中午开始”。相比自然的花花草草,对美食的热爱更多了些,准确讲,是越来越懒、越来越馋。
偶尔会用心灵鸡汤安慰自己:有失就有得。努力生活就很好。
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时间久了些,年代也彻底变化了,但若认可,便坚持吧。
未来长,别害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