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21年个人成长记录
2021-03-16《江村经济》与《寻路中国》

2021-03-16《江村经济》与《寻路中国》

作者: niuniuui | 来源:发表于2021-03-16 19:48 被阅读0次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从童书妈妈那听来的,买回来很久了,一直没开封。这是他们研发“记录疫情大历史事件”儿童写作课程的老师共读书目,童书妈妈厉害的点在于能够从各式各样的经典书籍中对标,找到课程开发的灵感。

    《江村经济》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写于1936-1938年的社会学博士论文,是关于江苏开弦弓村的社会调查记录,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

    这类小众的书我是不会主动纳入自己的读书计划的,当初是抱着他们是怎样从本书里吸取课程开发灵感的目的买回这本书的。当然,这本书在国际上和学界是很有名的,1939年就在国际上出版。

    读到书的后半部分,才想起来当时买书的目的,不禁问自己:“如果是我,能从本书中获取哪些写作方面的启发呢?”

    同时让我想起的还有去年读的另一本书《寻路中国》。这两本书其实有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切口,都以中国某个农村为蓝本,展现的是其中一个真实的切面,虽然一个描写的是30年代的农村,一个是90年代的农村,一本由中国人自己所写,一本由外国人所写。

    那就权当逼迫自己思考,记录一下吧,不要贻笑大方就行。

    一、《江村经济》与《寻路中国》的区别

    1.写作形式和体裁不同:前者是学术论文,是论文式的写作;后者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真实报道,属于小说式写法的非虚构写作。

    2.价值不同:前者具备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后者应该是新闻价值更大一点,当然都有其社会价值。

    3.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家庭、亲属、生产、生活、土地等维度的调查记录,有综述、有结论,有数据;后者是以人物主人公为主线,以讲故事为主。

    4.可读性和趣味性方面:后者可能稍胜一筹,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但前者也还不错,虽然是学术论文,读起来不乏味,尤其是关于家庭、婚姻习俗、亲属关系这些内容,但对于养蚕、土地、贸易这些我不是很感兴趣。

    二、与“大历史事件记录”及写作的关联

    1.论文式写作特点

    如果仔细去观察《江村经济》中的行文,很符合论文和工作报告的写法——金字塔结构,“结论先行+论据”的方式,每一项观察结果后尾随的是举例、数据等。

    2.记录“历史”的维度:《江村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家庭、经济、亲属关系、生活、劳作、产业、资金、贸易等等。其实《寻路中国》里记录的主要也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子女教育、社会关系这些内容。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而村落是中国广大农村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形式。

    3.“活历史”与“微型社会学”:

    “活历史”是今日还发生着功能的传统,有别于前人在昔日的创造,而现在已失去了功能的“遗俗”。真正的活历史是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一个动态的巨流,要尽可能地注重历史背景。

    微型社会人类学是指以小集体或大集体中的小单位做研究对象去了解其中各种关系怎样亲密地在小范围中获得。

    书中提到的这两个概念,或许可以将疫情中的记录拔到另外一个高度,就如方方的“武汉日记”,所以,孩子们眼中观察到的疫情及身边人、身边事,也同样可以具备“活历史”和“微型社会人类学”的价值。

    我不知道童书妈妈团队当初是怎样从本书中迁移灵感进行课程设计的,或者读这本书的目的只是单纯拔高老师们的视野,从更宏达的视角看待疫情这个大历史事件的写作,并教给孩子们一套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3-16《江村经济》与《寻路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dr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