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益有门
蒋德辉:一家集团化运作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

蒋德辉:一家集团化运作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

作者: 新公益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09:14 被阅读292次

成立于2008年的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正阳),是一家集团化运作、跨区域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先后注册成立了3家实体机构(分别简称深圳正阳、东莞正阳、广州正阳),截至2017年1月,三地正阳有1000多名专业服务人员,服务涵盖60家社区(党群、家庭)服务中心,先后承接妇女生计、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工服务等政府非统一采购项目152个。

深圳正阳社工机构(2008年成立)

东莞正阳社工机构(2009年成立)

广州正阳社工机构(2011年成立)

机构发展四阶段

在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三地正阳都是独立注册、核算、运营,但在3家机构之上设立了一个“虚拟总部 ”,由三地机构的总干事及理事会成员以上的核心管理层组成,聘请专职人员统筹研究发展、资源调配等工作,共同设定发展战略及核心品牌,确保三地机构的成长不偏离使命和愿景。三地机构在坚持管理经验与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形成互派交流机制,加强了兄弟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促进了协同发展。正阳的发展路径可总结为生存期、建制期、增长期、可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

(一)生存期(2008年12月-2010年12月)

深圳正阳成立时,恰逢政府要通过政府采购体系完成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岗位落实和分置,设立了“竞争性购买”方式,这种购买方式提高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参与积极性。由于这在当时是新的服务购买方式,并且是试点,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历时半年才确定投标流程,2009年6月初政府进行了首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岗位招标,当时15家机构竞投16个包,深圳正阳中了2个包,竞得13个社会工作服务岗位。

但是,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岗位资金中分配出来的管理费远远不够机构的正常开支。为了生存下去,深圳正阳在做好岗位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拓宽项目渠道,以突破机构经费不足的瓶颈,先后承接了15个委托项目,拿到了岗位购买之外总金额30多万的各类小项目,项目运作成为正阳生存和发展的有效补充和基本途径。

2009年7月,东莞正阳成立,把深圳正阳在小项目策划和运作方面的经验带到了东莞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加强和提升了初创期机构的自我生存能力。

(二)建制期(2011年1月-2012年12月)

随着机构平稳渡过生存初期,拥有多年公益组织运营经验的管理团队果断地将机构的工作重点从“求生存”的外部资源拓展转到“谋发展”的内部治理上来,着手打造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2011年初,深圳正阳聘请了香港仁爱堂作为机构发展的专业顾问机构,由其委派资深督导担任管理顾问为深圳正阳“把脉问诊”,带领深圳正阳进行历时一年的自我评估、使命重检及策略规划制定工作。在此过程中,深圳正阳厘清机构的状况与境遇,在此基础上设定了机构的理想状况。为了重检并确定机构使命,深圳正阳进行了大量的自我评估工作,包括采用正式访谈与焦点小组方式进行的机构内外部利益相关主体需求分析、政经社科分析、SWOT 分析、外部机构服务经验借鉴等。梳理利益相关主体的真正需要、机构现状、现有能力并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机构的使命,制定并推行第一个五年策略规划,有目标地推动服务发展。目前,深圳正阳和东莞正阳已分别进入第二个五年策略规划执行和制订阶段。

在微观层面,管理顾问通过管理审计与管理人员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正阳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形成了明晰的组织架构,对于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各项服务指引也按标准化要求进行了规范,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

2011年5月,正阳梳理总结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即以岗位社工服务为基础、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机构实体化发展载体,重点发展项目服务。如今,该发展模式已被不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用借鉴。经过两年的建制调整和改进,正阳的整体治理能力、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三)增长期(2013年1月-2015年6月)

2011年3月,深圳正阳承接了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约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南约社区服务中心是深圳市的5家试点社区服务中心之一,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约700个社区服务中心,但真正开始大力推动是在2013年开始。在此背景下,深圳正阳得到了快速发展,3年的时间里,仅承接运营的社区服务中心就达到39个,另还有116名岗位社工。东莞正阳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承接了12个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并且有120个岗位社工;2011年成立的广州正阳也先后运营了5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立足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背景,正阳在做好社区服务中心和岗位服务的同时,培养机构社工学习项目策划和运作,进行岗位项目化运作的探索和实践。从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正阳运作政府委托项目和公益创投项目共65个,例如以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青少年为对象的“阳光导航,情护春蕾”项目、以渔区留守边缘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渔区留守边缘青少年军营成长之旅”示范项目等。在这一发展阶段,三地正阳由单一的岗位服务向项目化、社区综合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发展,成为广东省较具规模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一。

2014年民政部宫蒲光副部长调研考察正阳运营的美尔敦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正阳社工理事长邓红兵与宫部长交流

(四)可持续发展期(2015年7月至今)

到了2015年,正阳的3家机构每年获得的政府购买服务经费近6000万元,机构无论是服务人员还是服务经费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机构的资金来源还是以政府为主,虽然通过基金会、企业和个人捐赠及低偿服务等渠道也筹集了部分资金,但这在机构的总收入中只能占8%-10%。如果有一天政府减少购买经费,机构怎么才能活下去? 2015年7月, 三地正阳的总干事团队在机构总顾问的指引下,就“如何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让机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专题集思会, 并确定将品牌打造、支持型服务输出、开拓创收型社会企业、自负盈亏服务(收费服务)、资源链接等方面做为机构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方向。在支持型服务输出方面,商定了已经在做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承接,通过到内地城市做顾问和督导等专项行动的形式加大推进力度,投放更多地资源,让更多的院校、社工机构受益。

在品牌打造方面,东莞正阳于2016年1月成立了品牌推广部,由一个专业团队运作。资源链接方面,区分了人力资源、组织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等各自的基本整合流程。2016年3月,正阳还专门制订了机构接受捐赠管理办法,对资金或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管理原则、善款使用交代、捐赠鸣谢、捐赠审批流程、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开具、结余捐赠资金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范说明,该办法推行后得到了捐赠单位和个人的好评,提升了正阳的公益形象。

展望:如何实现机构良性发展

正阳是广东省起步较早、成长较快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一。但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要让机构实现良性发展,以下三个方面可供借鉴。

一是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打造工作。尽管正阳非常重视品牌打造工作,但多集中在机构品牌的打造方面,对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打造的投入较少。以东莞正阳为例,虽然2016年初专门成立了品牌推广部,并确定了需要重点打造的项目、安排专门的人力和预算,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项目品牌,从策划、运行到推广等流程进行全方位打造,至少需要2年时间,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考验。

二是加强非政府资源拓展,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正阳成立以来,虽然在经费来源多元化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90%以上的经费仍来自于政府。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容易加剧机构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使得机构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机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自负盈亏服务项目(收费服务)、低偿服务,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都是正阳要努力的方向。

三是积极探索社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适时转型的实践。面对机构对政府经费严重依赖的现象,机构应“居安思危”,思考除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单一经费来源,该如何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支持渠道,提升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研究者认为,向社会企业转型可能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出路之一。而在此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和社会工作者需转变思路并为之行动(如提供有偿服务),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参与创收活动积累经验,再逐渐转型成为社会企业,方有可能实现转型目标。

原文刊登于《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2月下,P48-4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德辉:一家集团化运作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gq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