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社群里征集问题,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穷人家的孩子,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出路?”
大家请注意,这个问题其实暗含着提问者的一个默认观点。即,读书,可以是穷人家孩子的出路。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不着急给出答案,先来探究一下,大众对于读书改变命运这件事,为何如此认可?
问题一、读书真的改变命运吗?
时间倒回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中国,也从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于是,我们的60后、70后长辈们,赶上了知识的第一列火车,成就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佳话。
这个年代的人,但凡多多少少有读过书的人,大部分过得日子,不会差,甚至发生阶级跃迁。所以,到了这时候,家庭教育给予我们的,便是“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的一套观点。

我也曾经非常认可这一观点,毕竟周围很多真实的例子。农民的女儿,考上大专,如今是办公室主任,吹着空调,手捧花茶,审核单位所有人的绩效。石匠的儿子是985的研究生,如今在上流社会觥筹交错之间订下千万级订单。读书,确实提高了很多人的就业起点。
直到前阶段,我和父亲通电话,谈起自己的新观点——“其实读书,不是说读哪个专业的书,拿什么文凭。而是主动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填补知识盲点,培养思维逻辑”。除了专业书,其他领域的书籍,更有一番天地。
如果本科四年结束,只接触本专业书籍,那么知识结构体系也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读书的定义需要再延伸拓展,读书的目的也可以更长远些,甚至“无用些”。因为这句,“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其实只是简单地把“文凭”和“工作”联系起来了。
问题二、穷人究竟穷在哪?
穷人和富人之间,难道差的只是钱?
美国两位著名经济学教授历经15年实证调查,写下了《贫穷的本质》,深刻讨论了贫穷的原因。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不是晦涩难懂的论文,吓跑的小伙伴赶紧回来~)
1.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穷人的所处的国家,往往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落后。所以,他们的方式是,多生孩子来规避养老和医疗风险,通过子女的婚姻来保障自己家族的利益,甚至因为贫穷无法进入正轨的金融体系而去借高利贷,导致雪上加霜。
2.穷人不做远期规划。不重视教育,宁愿把钱花到立马能见效的地方,比如改善伙食。而在生理层面,由于人的压力与皮质醇激素相关。穷人长期处于生存压力中,所以皮质醇水平较高,会影响大脑管理认知的脑区,就更难做出理智的、长远的决定了。
3.穷人充满执拗和偏见。相比于花小钱预防疾病,穷人更倾向于等健康出现大问题时,再掷以重金拼命治疗。更有甚者,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不理解、不相信疫苗的作用,甚至会觉得受骗。

其实,除却国家社会层面导致的客观因素,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稀缺思维!由事物稀缺形成的一种稀缺心态。
大学英语四级考了多次未通过,突然在网上看到“一个月保过四六级”的广告,就立马买下单购买,结果发现是也不过是年久的猜题材料。
刚毕业身上没多少积蓄,所以在租房租到一小时车程之外,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2小时。可是回到住所,你已经累到不行,无法在下班后充电了。
年过30未婚,怕岁数再大就更没人要了,结果第一次相亲就迫不及待答应了,可是不到三个月就因性格不合“闪离”。
问题三、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出路?
所谓出路,其实是,有能力立足于社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升级之道。乱世出英雄,战争年代,用战功说话!你不一定要饱读诗书,也有机会脱颖而出。我的爷爷,自幼孤儿,吃着百家饭长大,也没读过多少书,却因手擒土匪司令,而受到省级领导接见。这是在枪林弹雨中换得的荣誉,普通人无法轻易复制。
别气馁,在和平年代,人生打法则是不同的。当然,我们也不需要用命去拼。
如果你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就意味着失去一块进入社会较高门槛的敲门砖。那么,唾手可得的工作往往是体力活。但也无需小看手头上的工作,因为这是被社会认可的的第一步。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是从当铺小伙计做起。
前不久,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如期举行,其中,“专业精神奖”颁给了茶水岗位上的杨容莲。她虽然不识字,但入行30多年不离不弃,把为剧组提供茶水盒饭工作做好。端茶送水,无比寻常,但是她可以做到记住每个人的茶水喜好!什么时候端上茶水,时间拿捏恰到好处。每一天都要比所有人早到,比所有人晚离开。

很多人说,没读书想要有出路,就去学一门技术。但是杨容莲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大部分人甚至高于她。其实,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胜过把千万件事做得平庸。
当你慢慢掌握手头上的工作,时间和金钱也自然会有。这时候,一定要学会投资!
什么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投资自己!工作上想精进,就去学习,提高脑力劳动的比例,多做一些核心的高价值工作任务。我们做的事,价值多高,就决定了我们的价值水平。
拼不了爹,就拼认知。认知的提高主要来自输入。多阅读,从书中获取前人的经验,就可以让自己成长加速。还可以结交优质的朋友,共同成长,为对方力所能及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朋友是无形的资产,无法估价的财富,请像爱自己一样爱惜朋友。
你可能会觉得投资自己的回报太慢了,但是亲爱的,速成的不是最好的。慢慢来,更快。
我们需要的,是给自己时间沉淀,以撬动成长的复利。

我是红娘子,关注成长与思考,爱写干货!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我,也欢迎私信留言哦,我会挑选,写成文章回复^_^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也欢迎你分享给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前行,不断进步!
网友评论
他们只认死理就觉得读书考试成绩才是唯一出路,才是唯一检验你自身本领的条件!!
(5370+小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