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我,若即若离

作者: 朴朴浅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1-24 20:15 被阅读92次
诗与我,若即若离

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小说之后,我也想写一首诗》,但是现在发现,我宁愿再写一篇小说,也不敢妄写一首诗。按杨照先生的话说,我与诗的关系,是读诗爱诗却不写诗的若即若离。这是认真思考后的选择。

因为跟他一样,内在的个性,有些根深蒂固的质素,是和现代诗的精神相抵触的。如果想要超越要突破,必须逼迫自己放弃这些质素。然后呢,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太盛,对于各种现象、道理、原则、经验的好奇,我喜欢观看、喜欢感受、喜欢记录,觉得这些本身就是价值和成就。没有冲动和能力去归纳整合这些光怪陆离和浮光掠影,去寻找塑造一个终极的领悟,可以涵盖可以代替一切的灵光。而这些领悟和灵光就是诗。

而最好的诗人,必得要有这个野心与企图,还要有能力,去筛汰去提炼这些问题,找到最后的或是唯一的答案。

杨先生还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小狗玩球。人不断地把球扔出去,小狗兴奋地冲出去捡回来,你再扔,它再叨回来,乐此不疲,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是一样的快乐,没有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也没有因为重复而产生的累积倦怠。读诗的时候,特别是读到自己喜欢的诗,我就成了那只捡球的小狗。

诗与我,若即若离

诗不是知识,因为知识吸收进去了你不会一再回到提供知识的源头上来,你已经把知识取走了。诗也不是经验,因为经验会在重复间变得不稀奇,变得没有吸引力。

诗是宝库,是梦,是旅行,是这一切的本身。所以可以反复回首,因为它总是不明确的混乱的,每一次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需要辗转把玩的。

诗句简洁,太多留白,理解上可供遐想的空间太多,它越发显得壮观而瑰丽。面对这种壮观,凡人可能会忧伤烦闷起来,并油然而生一种宿命感,觉得自己注定要默默无名的活着,并会默默无名地死去。

而诗会一直不朽下去。

相关文章

  • 诗与我,若即若离

    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小说之后,我也想写一首诗》,但是现在发现,我宁愿再写一篇小说,也不敢妄写一首诗。按杨照先生的话说...

  • 诗与我

    金钱、名利 看得见的交易 躲在角落里的营营苟苟 醉人的酒、摄魂的笑 失落的心和 失重的人生 我在名利场 找到与众不...

  • 诗与我

    当看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就在说这是要督促我多看几首诗了, 其实对诗,我理解的不对,看的也不对,有些能体会,有些是不...

  • 诗与我

    ① 今天 掐指一算 适宜写诗 于是我手拖罗盘 选了块风水宝地 摊开纸,磨上墨 写下了墓志铭 立碑,活埋于此 ② 某...

  • 诗与我

    白天的时候我去找诗 晚上的时候诗来找我 饥饿的时候我来躲诗 吃饱的时候诗来躲我 快乐的时候我来写诗 悲伤地时候诗来...

  • 诗与我

    作为一个典型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少年,我身上携带着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特性。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在我看来更多由于教育的影响,...

  • 诗与我

    诗与我 一一一一树叶 我从不愿荒度一刻的光阴, 我爱诗,就象爱我的爱人;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读着, 诗带给我无限快...

  • 诗与我

    我一觉醒来,周围全是诗了。 有人在谈论《中国诗词大会》,有人在讨论诗,有人在朗读诗,有的在书店里挑选诗集,有的则在...

  • 诗与我

    文/悠叶 黑暗又一次湮灭了残虹昨天渐厚叠加成 刺目的褶皱我的诗句垂老越渐虚弱 是否有人如我在生活的沙场翻滚满身尘土...

  • 诗与我

    如果你一个人坐在这里 你就能听见风的声音 曾说诗酒趁年华到后来却觉得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就够了 我还没有又踏杨花过谢桥...

网友评论

  • 林嘉梓:很有见地,我也是有类似的苦恼😂🌹🍻🎼
    朴朴浅影:@林嘉梓 以文会友:pray:
  • 胡归:写起来就找到感觉了

本文标题:诗与我,若即若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tt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