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华德福一篇介绍,说每个人在现阶段的某种表现,都能在童年时期找到对应的链接。其实说的就是很热的所谓“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本来自己是感觉不到这种无形中带给自己性格上的影响,但通过成人后的种种表现,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后,那个内心深处的小人,就出来闹事了。
对于这一说法,我刚开始并不是那么认同,因为既然已经长大了,对自己的行为可以负责了,想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完全是自己决定的,怎么能推托到父母那里去呢?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能够让孩子不挨饿,不受冻,是他们能给与我们最好的爱。他们自己大字都不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哪里晓得育儿这种恐怕在当时的城市也属稀罕的事物吧?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爱,怎么可能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呢?所以说,其实我们现在怪罪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创伤,究其原因,还是自己不够成熟,不够自律,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抱怨,痛苦,循环往复,累自己,伤别人。
但后来,我在和自己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特别是当孩子表现得不是那么如我意的时候,我内心的小人就跳出来,似乎是释放我的怨气,唯有如此,我才有种报复的快感。当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候,我是失去理智的,我被小人操控了。(似乎有在为自己开脱的嫌疑,然而我在分析自己)当我独自一人时,我的理智又回来了,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肯定是极大的,比如我也感觉到她不如以前那么随意大声笑了,甚至昨晚我问她以后想不想当老师,她说她的成绩那么差,怎么能够当老师呢?其实我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特别是对她这样一个敏感的孩子。(她为什么敏感,也许还是我的错)她开始自卑,开始学着我的样子对妹妹生气。有些时候,我真是愣住了。看见她愤怒的眼神对着妹妹,有时不满自己衣服时暴躁的样子,我想那就是我可怕的样子在她身上的重现吧。不用等到她以后有自己的孩子,她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已经把孩子推入了深坑,却安慰自己:宁愿孩子有个不快乐的童年,也不愿她有个卑微的成年。
我开始回想我的童年时代,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对我做了什么。说实话,印象中,我的父母是忙碌的,对于我的学习,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干涉。更多操心我一切的,是我的姐姐。那会因为家庭原因,姐姐辍了学,她是老大,父母又忙,所以当时她对我和弟弟非常严厉。那时小小的我们,只觉得她好恐怖。(当然,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姐弟之间的感情比以前好很多,她对我和弟弟,还有对父母的照顾,也比我们都多得多。)
记得有一次我和她到堂妹家玩,堂妹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打扮也比较漂亮,当时我是比较邋遢吧,我深深记得姐姐把我推开,说我脏兮兮的,让我赶紧自己回家。后来怎么了,我也忘记了。还有一次,小学毕业,我和同学去镇上的相馆拍照,回家被她知道后,狠狠扇了一巴掌,说了什么,也忘记了,就是那眼神也一直记着。偶尔回想,还是很心疼自己。当然,这些都是父母不知道的。对于姐姐对我们的严厉管教,父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也是心疼她没有条件上学吧。
出于某些原因,家人对我的期望蛮高的,希望我考个医学院,将来当医生,也算给家里一个依靠吧。高中有一次期中考,我考砸了。爸爸知道了,电话里用很失望的语气,跟我说“如果不会读书,那就不要读了,早点出来打工,省得浪费钱”。那会90年代,一个学期1000多的学费,还有弟弟,生活负担肯定是沉重的。不过怪我当时不懂事,不知道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在听到父亲那样的话后,内心还是很难受的,觉得他们不理解我。尽管我后来努力了,却也没有考上医学院。我想他们对我的失望,也是满大的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理清楚,孩童时代,家人的话语对我的影响。我慢慢的回顾,也找到了我对待自己孩子的一些对应点,比如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来诋毁她,用恐吓的手段来吓唬她,跟她说不想读了就不要读了,不想弹琴就不要弹了,省得浪费我的钱,在她作业错了又错的时候,我说她笨得跟木头一样,还装得痛心疾首的样子,把许多自己本不该有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她。其实说实话,她并不是特别差,只是达不到我的理想,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我自己无法接受她是这个水平,所以总是按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她,我痛苦,我想她比我更痛苦吧。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考个好点的成绩呢?
所以呢,我在此刻,相对清醒地分析自己,到底是真的童年时候对我造成的影响,导致了我现在的性格,特别是对孩子如此暴躁的脾气,还是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对孩子好的,而且也不懂得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教育对待自己的孩子?其实说到底,或者兼而有之,或者真的只是自己认知不足。
但可以肯定地是,如果爱孩子,希望孩子好,这样的语言暴力,是无论如何不可以再继续扎施加在孩子身上的。
也许一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也暂时不会表现出来,他们妥协,可能也只是妥协于大人的冷暴力,并不认同大人的教育力。
如何做,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呢?我也一直在思索中: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再急,老师再催逼,孩子的成绩不起色,有什么办法呢?真的不要探问别人家孩子考了几分,否则分分钟怒火会上升的,就是漠然处理吧。当然也是要看看考卷和孩子一起分析下然后签字的,考都考了,就像孩子都生出来了,总不能退货吧。
接着,改变自己的语气吧。积少成多,也许一天一句开心的话,一天少发一次脾气,一天找到孩子的一个优点,慢慢就好了吧。一天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先定一个星期的目标吧,接着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有心,做个计划表,为了孩子好,也要努力一次吧。生孩子那么疼的关卡都过了,这个算小问题了吧。
偶尔,在家长群里假装吐槽自己孩子吧,然后会收到一群家长同时的吐槽,看看别人家孩子的“熊样”吧,可能心里多少会有些安慰。
再退一步想,相比那些身体不是那么健康的孩子,我们能拥有健康活泼的他们,已经算是非常省心了。对吧?
其实无论别人如何说,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我想大部分的父母也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只是教育方式千差万别,也才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等。如何做,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只有父母才能明白。我们一直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孩子内心的觉醒力,让他们能自觉自主的学习。而我们当父母的,内心的觉醒都没有,又怎么有力量来帮助他们唤醒心中的小巨人呢?
所以,当父母的,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绊住了脚。我们也需要跟孩子一样,时刻补充自己的知识,不要用有限的眼光,扼杀了孩子无限的可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