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聚会愣是被言语变成一次“热闹聚会”。
如若不参与便被说成高冷、不合群;
如若回答不好,还会被衍生出各类定位,诸如:读大学到底没用、心气太高活该找不着对象...
这叫一个心累啊。
比起相亲更累的是相亲背后的嚼舌根。
想起朋友Amy之前讲到的亲身经历。
相亲这个话题近年愈演愈烈,尤其是年前这段时间,Amy也不例外。
相亲的对象是Amy 的表姐介绍的,我们暂且称呼对方为A 。
表姐是这样描述A的,“A在国企工作,目前没有对象,家里只有老父亲一人,婆媳关系之类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家里条件很好,以后房子想买在县城或者市内都是你说了算”。
Amy 没有再问太多,过了一天A发送了好友申请,Amy 通过好友申请后,礼貌性的问候了一声,对方没有回复,Amy 心想,“作为女生也不能太主动”。
5天之后,对方依旧没有任何沟通,Amy 也就没有再管这件事情,后来Amy妈妈打电话过来问Amy ,“A说你们两不合适,沟通不到一起...”
Amy 哭笑不得,“都没和我讲话,怎么会存在沟通问题”。
后来Amy 仔细想了想,也许是对方有女朋友,只是家里人不同意,强行被相亲,Amy没有问对方任何问题,删了对方联系方式以为这个事情就过去了。
“姑娘,眼光不要太高了”“这么好条件的小伙子,你错过了”“哎,遇见条件好的,就要主动抓住”没有人给Amy 任何解释的机会。
人人都站在“为你好”的制高点上为你“出谋划策”,实则只是过了嘴瘾。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理解别人的心。”
“可是时间久了,发现己所欲,过分的施于人,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生活和心理的负担,一种道德上的绑架。亲情如此,感情更是。”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亲人的态度,不妨改变自己的心态,否则徒增烦恼与不必要的压力,人心换人心,换不来真诚,也无关紧要,应对的态度自然会有差异。
正如十四阙在《祸国》讲:
喜欢的亲人,就多多亲近,不喜欢的亲人,就慢慢疏远。血缘一物,虽是与生俱来,无可选择。但将来的人生要怎样走,却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
大学时期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每年带着孩子回家依旧会被问各种问题,以前很是头疼。
所以回家遇到被问各种问题也能快速应对,比如:
遇到问自己“月入多少,还在试图对比收入的”,就回答“钱够花”,每个人衡量标准不一样,让他们去想吧。
遇到问孩子成绩怎么样的,就回答,“还可以,挺不错的”,不阐明分数,不阐明名次,只是表达了我很认可我的孩子,至于如何评判,也就无所谓了。
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不会问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所以不必太较真,更不必太在意,管他怎么看。
想要窥探、想要评判、想要八卦的那些“亲人们”,爱谁谁。
诚如网上的这句话:
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除了你父母,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你怎么待人,并不代表别人怎么待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只会徒增烦恼。
有时候我们要懂得:人要替别人着想,但要为自己而活。还有,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好好珍惜,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别太在意别人的观点,更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如若你的圈子不足以遇见合适的人,相亲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你必须要做好被嚼舌根的准备。
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才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