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到夏、商、西周
文化如水,因水不同
公元前四五千年,在广大的中国地区,因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同,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新石器文化分区,包括: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族群,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文化。其中一些文化共同体不仅人数多、地域广,更具有高度的文明,对周围邻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一个个超越血统的文化认同群体,不断地分分合合,血统越来越模糊,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等等。
但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前,东亚地区、甚至整个北半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干寒,导致北方草原民族南移,在今日的蒙甘陕晋冀一带活动。由此开始,狩猎采集与旱地农业两个经济文化区产生巨大的冲突与融合。良渚、大汶口、红山等文化衰落南移,有的扩展到东南亚地区。三皇五帝的传说基本来自这个时期。
以庙底沟文化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成为夏文化的基础,可见经济文化对于族群的认同和归属的影响,胜过血统本身。
政治涟漪,内融外散
因为渤海冲积平原气候转变,渤海外围的很多族群如皋陶氏、伯益氏,以及渭水流域的炎帝神农氏,淮河流域的太皞氏与黄河中游的颛顼氏、帝喾氏相遇,并历经数百年的冲突与融合,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形成活跃在陕、晋、豫交界地区最强大的力量——黄帝部落。其经济文化基础是农业文明,政治基础是部落联盟。
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其都城就是现在的二里头遗址。至此,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核心地带,从关中到黄河三角洲,所谓的中原,就此建立。
虽然中间出现过中断,但夏朝近二百年的延续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基本形成。尤其是政治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
商朝疆域在夏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这一同心圆政治布局也进一步巩固。
除了政治力量以外,商朝更强大的是它的文化力量——文字。这就使得商人拥有管理大型政治共同体的工具,也是的商文化具有包容涵化其他同时代文化的重要资源。与商基本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虽然创造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体系,但因没有产生文字系统,而无法像商一样产生巨大影响。之后的周人之所以能够接续商人成为中原之王,也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商人拥有的文化资源。
周本居于陕北、晋西,毗邻河套。在干寒时期,迁至关中,与姜姓族群密切合作,取商代之。周人在全国建立绵密的封建网络,大部分封国不是姓姬,就是姓姜。这时,具有西周特色的国野之制日渐成熟。封君带来的族群居住在城里,当地土著居住在城外,国人和野人只是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二者能和谐相处的原因之一是周人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二是鼓励周人与外姓通婚。
分封制与国野制的政治基础使得周文化与北戎、东夷、南蛮、西狄的文化在晋、齐等封国冲突交融。向内,融合各类文化;向外,推广中原文化。
从夏人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涟漪所及之处就是“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拥有共同政治基础的天下,经济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
方,同心圆的最外圈就是一些被称为“方”的族群国家,如土方、人方。商人就在今天的山西境内不断地与鬼方发生冲突。
社,统治者的奉祀处称为“王社”,而当地土著也有自己的“社”。家乡的社火就是来源于古代的的祭祀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