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阴符启微录洞悉“天行”的眼力
阴符启微录——心行表现于外的状态

阴符启微录——心行表现于外的状态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7:00 被阅读13次

                              ――来源于留余

    一位初中时代的同学,初二的时候因家庭变故就失学了,其后差不多十年没有见面,后来他回城,给我讲了他的一些经历。他说,他们在红原养路段当养路工的时候,经常把盐水洒在草上,拿去引鹿子(我怀疑应该是麂子,不是鹿子)来吃,鹿子走近了,可以看出它眼神中的好奇心。鹿子的眼神,灵巧,机警,可以看出它随时随地都处在一种警惕之中,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细节都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之中,一有风吹草动,比如工地上养的狼犬突然出现了,这些鹿子会立即惊惶失措,跑得无影无踪。朋友说,自从他看见过鹿子的眼神之后,经常能从周边一些人的眼神中看出像鹿子一样的那种“灵巧”“机警”“无辜”。朋友又说,后来他在广西看到大象,像大象那样的动物,它的眼神一点也不灵巧,一点也不敏感,它随随便便走在路上,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比如就算有再多的狼犬在身边围着它叫,它也完全视若无睹。如果注意一下大象的眼神,就会看出它的沉稳,平淡,完全没有那种灵巧好奇的感觉。

    当时聚在一起闲聊的朋友有好几个人,因为大家是老朋友,而且基本上又都是同龄人,大家说起话来放得也很开。另外的一些朋友中,好几位都在学佛学道,于是乎,半开玩笑,半真半假之中,我这位朋友对我说,你看,学佛学道的基本上眼神中都有“好奇”,都看得出来“好奇心”,而且个个的眼神都很“灵巧”,一点都“沉”不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状态。我朋友说了这个事之后,后来我也经常在周围的人中间,看出他所说的这种“灵巧”、“好奇”。“好奇害死猫”。有好奇心,往往就是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定”下来的征兆。有好奇心的人,或多或少,总是会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搞出点什么“色彩”,弄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好奇心”有所警惕。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从眼神之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是不是真正已经“死于物”了。当时我就注意过我这位朋友的眼神,他的眼神,确实就跟其他朋友不一样,完全是沉下来了的。其他朋友高谈阔论什么禅哟,气脉哟,他就只是喝酒,端杯子自斟自饮,我当时一下子就觉得,他这个神态,就有点大象对待外界环境的味道——视若无物,完全不管外界环境在干什么。换句话说,旁边这些禅哟道哟气哟脉哟,谈得再高明,再高深,对他来说,都引不起他半点好奇心。他的动作非常自然,也并不是 庄子所讲的那种“呆若木鸡”的状态。

    “人心,机也”,我们为什么会有好奇心?为什么会“灵巧”“机警”?怎样才能真正“死心塌地”?我觉得,我朋友的这个例子,应该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的。其实说穿了,之所以会有“灵巧”“机警”等等心态,不外乎就是因为人的心,有“盗心”,有“偷心”,想着自己能够怎样怎样……。

    个人感觉,心、神的“沉稳”,这一点,应该是“人心,机也”之中,我们应该能够达到的心理状态。

    实事上,人的“心”,跟《易经》所讲的“阴阳”的道理一样,至少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通”的状态,另一种,是“滞”的状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心,能够随时随地都处在“通”的状态,而尽量少处在“滞”的状态。但是,当我们面对外界环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种种选择、种种机缘的时候,难免会有心或者思维的滞碍。也就是说,难免会有迷惑的时候。当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白——滞碍,它只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本身并不等于我们的“心”,如果因为滞碍而产生了情绪等,那么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如同我们参禅,很多公案我们都参不通,通或者不通,只是心理的现象,并不是我们正在“参”的“这个功能本身”,也不是我们正在“参”的“那个公案”。而且,在参的时候,通或者不通,也跟正在“参”的“这个功能本身”没有关系——通或者不通,只是心理上的现象。但我们往往会被这些现象给“迷住”,把这些“通”或者“不通”、“迷”或者“悟”等等现象,当成了自心的“真实”,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的心,跟这些东西是完全无关的。

    相应的,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心老是调整不下来,老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总认为是自己修养不够,定力不足,或者觉得是外在的机缘在干扰我们。但其实在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的见地存在问题,因着本身就有问题的见地,我们就难免会有种种的疑惑与混乱。如果见地到位了,平时自己觉得是“干扰”的那些东西、那些因缘,也就随之不再会是障碍了。

    事实上,我们所能感受的的“疑惑”、“困惑”,其实也只是一些心理现象。我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有时,我们有办法解决,于是心里很高兴,并不觉得有什么滞碍的地方,有时候,我们无法解决,就会进入疑惑之中。这个时候的疑惑,与问题被解决了的愉快感,根子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仔细观察那些让我们感到困惑或者棘手的问题,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取舍”标准没有“固定”,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中,所以我们才会“困惑”,那么,如果我们的标准或者目标是“固定”了的,我们就不会感到困惑,或者有困惑,我们也可以立即基于我们既定的目标,既定的标准,作出选择。

    这个道理看起来并不高明,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是非常要命的。那么,我们能够立足的标准是什么呢?个人的感觉,就是佛家讲的“发大愿”,或者儒家讲的立“志”。如果我们真正建立起了“大愿”,建立起了自己的“本愿”,当我们面临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抛开自己,抛开自身的利益,以自己的“愿力”“本愿”为出发点,来做出选择。当然,这样的选择,有时候对个人而言,确实是痛苦的,但能够尽快的做出选择,总比自己的心智与情绪一直陷在“困惑”之中,要好得多。

    所以,我们不要被自己心“对面”的现象给骗住了,错把现象当成是自己的“心”。这一点,也应该是“人心,机也”的一个方面。

    “菩萨畏因”

    刚才说到,心机一动,种种“与此心机相应”的因缘,就会如影随形地跟来,从而产生后果。所以佛家说是“菩萨畏因”,畏惧事物发生之时的“因”。但是,我们往往对事物最初的“因”,缺乏警觉性,因为我们眼力不够,看不到事物“初因”背后跟来的后果。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她在逛街买念珠的时候,遇到一位上师,这位上师很热心地帮她选念珠,然后一起聊天,为她买的念珠作“加持”,互留电话。这个,是“初因”,似乎看不出这种机缘会如何变化?其实,当她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立即就觉得这件事有问题,但当时朋友不相信。结果,随着交往的发展,上师教他念经,念咒,顺口聊聊天就为她授了“居士戒”。慢慢大家越来越熟识,于是乎,这位上师就开始提出一些完全无礼加无耻的要求,这下子朋友才感到为难——被这种因缘牵扯进去了。

    我当时会觉得其中的问题,仍然没有离开“五贼”的体系——任何一个人,哪怕他是圣人,是菩萨,他也不可能跳出这五种变化的规律之外去。稍稍想一下,就可以明白——如果是一位真正有修行,真正有修养的人,他会愿意在外观、外表上,把自己的修养或者修行表现出来吗?表现出来的目的,不外两个方面,要么,是他自己对自己还没有真正的信心,所以需要用外观来增强自己的信心,那么,他的修养水平就很成问题。要么,就是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修养,而纯粹是利用人对外表的直感,来骗人。所以,我后来对朋友说,你今后如果要想找到真正有修养,有修行的老师,最好在红尘的深处去找,“真人不露相”嘛。最好找那些至少在外表上看不出来是上师,是“高人”的人。性格冷峻的,绝对不圆融,但有些修行也说不定;如果遇到道貌岸然的,那不消说,肯定有问题。这个,就是五贼“转”的道理,真正修养高了,反而看不出来了。所以,相反的,才是真的。《阴符经》后文也讲“人皆以神为神,我以不神为神”,真正“神”的人,根本就是“不神”的人——真正修养高明的人,他就在尘世的最深处,他无可无不可,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别人,也就是说,他根本不可能会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老师”,更遑论他会“自动”跳到你面前来对你说——你有慧根,要跟我学。有这种行为,要么,是这个人自己心里有个什么东西在,自以为自己了不起,那么他这个东西,不学也罢。免得跟他一样今后会学得自以为是;要么,这个人就是骗子。不过,通常是骗子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件事,后来朋友打电话叫我过去,我去了之后,很客气地跟这位上师打招呼,然后笑嘻嘻地一直盯着他,他居然被我盯得打电话手都在发抖。当时我差点就想给他两耳光。结果,这位上师借口去换件衣服,溜掉了。

    讲这件事,特别想提醒年轻一些的朋友,如果你在路上走,突然有人跑来对你说“你有慧根”“你有仙骨”,或者对你说你跟他前世有缘他都找了你好几辈子了……诸如此类的事,那么,自己一定要小心。这个家伙不是疯子,就是骗子。不合于常道嘛。

    “人心,机也”,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遇到这些事,要找原因,那么还是得在自己身上找。往深里说,朋友遇到这件事情,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先有“心机”,对佛教、对密教,有倾向性,所以才会去相应的地方买什么念珠一类的东西。这种倾向性,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出来了,再加上朋友自己本身潜在的“好奇心”,那么,既有机,又有缘,而且这个“缘”还就是因为自己先有“心机”才出现的。机、缘有了,后果当然就跟来了。所以,菩萨畏因,其实也就是“畏”自己的心机“动”。因为一“动”就是“因”。道家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某某真人坐在山洞里,突然“心血来潮”,于是乎怎么怎么样了。佛道两家,在这个地方,意思完全一样。这件事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事后,朋友还对我说“万一他真的是一位上师怎么办” ?我一听差点没有吐血。就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货真价实的上师,他当他的上师,你当你的人,两不相干。他是不是上师,关你什么事?完全莫名其妙。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本——“心”上来。心,还是在动,还在把动心后的一些现象,当成是心本身。自己的心仍然在攀缘、追逐之中。

    我觉得这件事的教训就是——警惕自己的心,警惕自己的心机,警惕一些貌似平常、没有什么好坏优劣的机缘——谁知道这样的机缘会怎么变化?另外一个教训就是,一定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等角度,对一件事做多方位的分析,要作到这点,除非自己对五变理论有深刻的体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阴符启微录——心行表现于外的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c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