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收录空谷幽兰写作之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谈写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谈写作

作者: 王佩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01:11 被阅读5451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谈写作

    翻译:王佩

    原文:Kazuo Ishiguro on Writing | Mental Wilderness

    问:你哪儿来的idea?(注:idea可以译成“想法、主意、点子、创意”,都不尽精确,所以不译)

    答:我说不准,每次创作过程都有细微的变化。项目的开头对我最重要。至于何时写下书里的第一行字,每个作家都不同,有文思泉涌型的,也有埋头规划型的。我动笔前要对故事有充分了解。这个阶段,我记笔记,试驾各种想法,选角一样实验不同的叙述角度--找对叙述者很重要。

    我的idea是从主题和问题中来的,不一定非得经过大脑,走心也行。我思考的是故事的前提(premise)。比如说:当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忽然发现自己的生命都浪费了,这会是一种什么感受?通过这种体验,很容易收获很多idea.

    我发现容易被那些曲径通幽、发人深省的主题所吸引,这促使我刨根问底。我会用过一句话总结,直达本质。

    我需要找到边界在哪儿。我年轻时,经历过大杂烩阶段,啥都敢写。过一阵子,你就能找到下面两者的区别:你写的很高兴,但只湿了半只鞋的;你一个猛子扎下去,找到意义的。

    问:作品深度哪里来?场景设置还是人物?

    答:设置我不在意。我的第一本书刚开始场景选在Cornwall,后来挪到了长崎。我觉得吧,我讲的故事本质是抽象的,不靠场景设置。这都是机巧,我只有在最后一幕才费心找场景,为了讲故事的需要。

    问:你是否需要一群人物来推动故事进程?

    答:我以前经常搜肠刮肚构思人物,努力使他们有别于芸芸众生。后来我认识到应该聚焦人物关系,那样人物性格会自然发展。

    关系应当自然,应当是货真价实的人间戏剧。我对人物关系停滞不前的故事,总有些疑虑。

    问问自己:什么关系才有趣?这关系是否构成一个旅程?是标准的、老套的、还是深刻的、巧妙的、令人拍案惊奇的?

    问:你怎样构思故事?

    答:我坐在书房里,四周满是笔记,上面列出所有可能的关系和情境。写非小说的时候,作者动笔前会做大量研究。我也一样,不过我的研究不是在图书馆里,也不是通过采访。我研究脑海里的世界、人物、关系、设置。究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一个移动的舞台,以何种方式呈现?

    问:你写手稿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我先用钢笔写,不怕字迹潦草。不在乎风格,唯一目标是赶紧把idea给挤出来,克服完美主义。我写得又快又密集。idea变来变去,如果我觉得人物这样更好,就马上掉头,全速前进。我写30-40页就停下来。第一稿简直是一团乱麻(感谢**蒋小志jxz **指正错别字)。

    接着我进入一个我闺女称为“蓄势待发”的过程。我看着一团乱麻,把它们分成不是一个个的段落,而是一个个的idea。这跟演员在排练时用的技巧一样:他们把本子分成一个个“瞬间”。

    我给idea编号,比如1-23,接着用一个句子总结每个idea发生了什么,试着去产生一张流程图。

    我不是遣词造句的好手。我的笔力存在于改稿之中。我从故事中撤退,以审视整体,看着那些编号的点,让观念形成,看看哪些是原创的哪些不是,考虑故事进程和分叉。接着重写一稿,如此重复3到4次,直到我对这30页满意为止。

    接着,我又去攻克另外30页。我每次只攻一个单元,也就是30页,因为第二单元的30页,以前面的单元为基础。如果我一次性规划出蓝图,我害怕会有结构上的弱点。(当然也有项目需要一次性规划完成,比如《别让我走》)

    问:这个过程中,你最享受什么?

    答:“蓄势待发”呗。你感觉自己像神明一样,从高处俯视着这蹩脚的作者……不过,这个给了我安全感。我可以用20行把故事的核写出来。这可以让我把心思用在手稿上。

    问:你需要自律吗?你是强迫自己写作,还是以写为享受?

    答:不是享受,但我一直坚持下来了。我不是每天都写,这取决于项目的进展。对于粗稿来说,如果写得太久,反而降低效率。如果我每天写超过5-6页,随后的工作质量就会下降,如果我不“蓄势”,我就不知所措了。写作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水准。就像爵士乐手,演奏到高潮,就该撤了。总有更有产出效率的事或者管理性的事务等着你去做。

    后面的修改稿,我会花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个阶段不会才思枯竭。

    一切都建立在写作过程的早期阶段。选项目要当心,跟结婚一样的道理,你得先验人。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还是拉开一段距离,还是写类型小说,都因人而异。总之,不要轻看需要创意的项目。

    观众提问

    一、你喜欢的作家是谁?你写作的时候效法他们吗?

    答:我偷师的作家,未必是我喜欢的。我从普鲁斯特学到了故事可以非线性展开,你可以探求记忆,一个场景触发另一个场景,未必跟情节有关。这给了我抽象派画家一样的自由。从海明威哪里,我学到了对话之间的弦外之音。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超级粉,但没怎么影响到我的写作风格。

    二、你喜欢写历史题材吗?

    年少轻狂时,我无知无畏,觉得只要肯研究,我能指哪儿打哪儿,想用什么视角写就用什么视角写。变老后,我变得小心翼翼,深怕别人指着鼻子骂我写的有硬伤,或者侮辱他们的智商。小说家的通行证也有失效的地方,要尊重历史,尊重时事。小说在我心中至高无上,我怕自己丧失纯真。小心为妙,小说如果本身内容没有干货,可以往历史场景里加入一些骇人听闻的暴行成分,让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感谢Christie 和 清风Kaylin,指正最后一句译文。)

    三、【观众最后问了一个关于小说 The Unconsoled的问题,太具体,有剧透,就不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f85b68072ac:🐼🐼🐼🐼
      • 北壹辰:世上最好的文章,就是真实的反应这个社会!最平实、最淳朴的语言!不需要丝毫修饰,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 Demicat:我肯定作者这种“显而易见”的精神,但这种文章和简书上教“写作”完全没什么两样。
      • wan208:诺贝尔文学奖的核心是以西方思想文化为尊,其他文化必需依附西方价值观才能被诺奖看上眼,在今天中国重建自己的文化价值时,我们应该拒绝诺奖,建立属于中国的民族文学价值观。
        就是爱香烟:@东野小梅 如果白送你几百万你要不要?还拒绝。
        wan208: @温水中的鱼 有几个中国人能看懂莫言的作品?你看懂了吗?也不见有人能把莫言作品挂在嘴边,除了莫言这两个字,他写了个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果一说吴承恩,我们的心中立刻会有无数的感动。这是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属于全世界,更不可能在广大中国民众中得到广泛影响,他只是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而己。
        0a7e9c0c5445: @东野小梅 ,文学作品没有国界,但作家有国籍,民族的末必是世界的!那莫言就是个笑话。
      • 逆行的水星:普鲁斯特!海明威!坨坨!
      • 蓝柿:王老师翻译得不错,很多地方译得“信、达、雅”。看来还是文人更理解文人。
        有一个地方,我的理解和王老师不同。
        “小说在我心中至高无上,我怕自己丧失纯真。”
        原文是 I don’t trust myself to be sincere because for me the novel is the highest priority.
        我的理解是:因为我把小说看得至高无上,所以我有时难免失于公允和客观。
        对于下句: It’s good to be careful; novels lacking in profundity might throw in a historical dimension, an atrocity, just to gain seriousness.
        我试着译成:还是小心点好。小说如果不够深刻,就是仅仅抛出一个历史角度的叙述,或者单纯暴力的描述,就只是为了追求严肃而已。
        从前胖: @蓝柿 原文在哪里可以找到啊!求原文链接
        饕餮咪: @蓝柿 大神啊
        王佩:谢谢,受教。
      • unterwegswl:译的真棒,谢谢分享🍺
      • 九槿天:偷偷看了下原文,翻译的挺自然,也正好解了诺奖的馋
        从前胖: @九槿天 谢谢,都没注意到的,我百度了好久都没看到😂
        九槿天: @图书馆外的白衬衣放牛娃 正文里有链接呀
        从前胖: @九槿天 原文在哪里可以找到啊!我百度找不到啊!求原文链接

      本文标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谈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cl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