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读书法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15:57 被阅读0次

最近读大字背诵版《道德经》《庄子》,由于没有注释,能够理解的很少,于是用古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来安慰自己,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鼓励自己朗读和抄写。

用梁文道先生“读能够读懂的书,不算读书。读不懂的书,才是真正阅读”来勉励自己不怕读书之苦。

许多人提倡阅读经典,叔本华早就提出多读经典,不要读流行书。

心静,没有功利心,才能读经典。读经典使人心静,少俗气,少浮躁。

上初中时,语文课才有古文,第一篇是《郑人买履》,我能背诵,还受到老师表扬。

以后几乎每篇古文都能背下来,有些句子到现在还记得。除过课本上的古文,还买来课外书阅读。

有时去地里干活,笼里提着买来的古文书,休息时都拿出书阅读。那时物质贫乏,没有什么娱乐,读书就是最好的消遣。

甚至把《成语词典》从头背到尾。

刚工作时喜欢气功,记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十多年后才知道是《大学》开头的话。

还有《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戒定慧三学”“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六祖坛经》。这些话我已经悟了三十年。

后来遇到《菜根谭》,《道德经》,我都花费很多精力,买过许多种版本,并且通过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悟道。

2004年遇到佛法,重要经典都读过了。

儒释道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精通佛法的人可以用佛经解释《道德经》,他们眼里的《道德经》完全就是佛法。

懂《道德经》和四书五经,理解佛法也相对容易。因为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

在初级阶段,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不同的,儒释道不同。但是到高级境界,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圣人就是佛,人间就是天堂,凡与圣没有区别。

什么叫读懂,其实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达到圣人的境界,就能读懂圣人。达不到圣人境界,就无法理解圣人的言语和思想。

聪明人读书越读越厚,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为学日益”。记住许多句子,却并不能理解。

智慧的人读书越读越薄,“为道日损”。没有记住什么,却真正读懂了。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真正的学习并不积累知识。

懂得的东西不需要记忆,记忆则是因为没有懂。

智者知道世界并没有绝对真理,一切大问题都是没有最终答案的。

庄子说:问什么是道,其实很愚蠢,因为道不可以问,不可以思考,无法回答。

求道,修道,都是骑驴找驴,头上安头,角上安角。眼睛看不见眼睛,自己看不见自己。

生活中的小问题,更没有一致的答案。清官难断家务事,智者难断家务事,所以智者对小事就以“糊涂”处置。大智若愚,会装糊涂,就是大智慧。

不论哲学,科学,宗教,世出世间一切学问,都有一个不能证明和不必证明的“公理”。根本问题,都无法论证、思考和回答。

上帝是什么,不能问。自性是什么,法尔如是。

混沌就是空灵,懂得混沌,不要把问题搞得很清楚,有想不通的问题,才能写作。如果什么都清楚,理论太丰富,就无法写作。真正的作家没有什么理论,满嘴理论的人写不出作品。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思考。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就已经学会了读书。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因为我们不是作者。

“不求甚解”其实是极其高明的读书法,是大智慧,是真正的“甚解”,真正得书之奥妙。

读了书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不敢独立思考,不会思考,写不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阅读已经误入歧途,有害无益。

克里希那穆提说,智慧不在书中,读遍天下书,也不会得到智慧。

没有一本书能够解答我们内心的疑惑。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只有在不再提出时才能被回答。

不断向自己提问就是“参”,参久了就能开悟。其实就是一个提起疑情和放下疑情的过程。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没有开悟,是因为我们不会“疑”。

写作就是提问和回答,自问自答,写久会开悟。

相关文章

  • 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

    怎么读大师的书?我的方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求甚解,就是用读闲书的心情读,不被暂时不...

  • 不求甚解读书法

    最近读大字背诵版《道德经》《庄子》,由于没有注释,能够理解的很少,于是用古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来安慰自己,用“...

  • 不求甚解读书法

    陶渊明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不求甚解,不是不理解,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读书方法。...

  • 《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一)

    第一章 简述书法艺术 习字多年,却未曾了解书法史,现阅读此书,不求甚解,但求窥全貌,思忖一二。提炼自己需要的知识,...

  • 越读者笔记_四种读书法

    4种读书法 以古人为例: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 朱熹的“熟读精思” ...

  • 书法小秘密,无非这点事儿...

    书法是门艺术,虽然大家写了这么多年字,但谈及对于法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不求甚解的阶段。谈及书法你是否也望而却步,...

  • 读书不求甚解?

    以前有人说过,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但通过我不求甚解的读书,我发现是不对的,读书还是应该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去读,知其然,...

  • 书法临帖创作展览,雅俗审美教学其他

    文/辛野人 智慧书法比书法功夫重要,书法思想比书法方法重要,书法情感比书法技巧重要。读帖比临帖重要,思帖比读帖重要...

  • 读张宗昌诗词有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诗词风度笑开怀。 不求甚解书没读, 筛石灰啊筛石灰。

  • 读书八法(有书文稿整理)

    古代名人的读书法 1.文学家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钱钟书从容读书,在书里获得片刻安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求甚解读书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er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