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琐记

作者: 春华秋实孙亭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09:10 被阅读0次

文字图片系原创

故乡琐记

故乡离我居住的小城只有四十华里路,在交通畅达的今天,犹如咫尺之间。

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大多漫漶不清;故乡的今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处沂武河冲积小平原的故乡,是个绿水环绕、花木掩映的村庄;村内平房连片、楼房林立;街道取直硬化,成纵横之势,状如棋盘,整齐划一;间以苗木绿化,花草点缀;自成格局,自有了一些新的气象。

村内氛围祥和安然,老人多有健康长寿,儿童天真活泼向上;年轻人个个发育良好,眉眼清楚,衣著漂亮;有的驾车外出兜风;有的手里拿着平板手机,边走边看,边看边笑。比城里人还要时尚。

村民生计除了地里产些粮食外,主要靠务工经商增加收入。经商能够发财,打工一天也挣几百元。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过去家里来了客人,炒个鸡蛋、炖个豆腐,就算是盛情款待;前些年档次提高到花生米、豆腐皮、猪头肉、小炸鱼;近两年发展迅猛,动辄烧鸡、驴肉、啤酒;不然就上饭店炒上几荤几素。

有钱不吃是憨种。他们是相信这个观点的。不过,村民们自有过日子的打算。几杯酒下肚,就开始盘算着啥时給儿子定亲,啥时买车,啥时在城里买楼。说到买楼感到了压力,不是几十万能拿下来的;不禁叹口气,挺累。

村子里闲逛的多是年长的人。红脸的和白脸的两位老人在街口相遇:老哥,没进城享福吗?红脸的问。嗨!享啥福?不如家里舒坦。白脸答。也就看个车多人多楼多。说是这样说,老人口气还是带着自豪。他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城里,提升为专家教授。刚从城里儿子家回来,老人腰杆挺直了许多。

逢集的时候,村里变得热闹起来。有鞋帽、成衣、百货、土杂、铁货、塑料、家电维修、换壶底;还有水果、点心、咸鱼、炸货、拉面、猪头肉,以及各种青菜,直直的在村内摆了长长的一溜。

修家电的老李早早地摆上了摊,让音响放出大的声音,招揽顾客;他怡然自得的坐在摊后,观看着赶集的行人。有人拿来旧电扇或旧电壶,他就认真检修;修好了,收个三块两块;修不好,说明哪里的毛病。从不哄人,深受信赖。

老李还是画家。他笔下的梅兰竹菊四君子,自有高洁清雅之气;其中梅花以铁骨红颜,傲雪争春,多次获市县级奖项。

赶集的年轻女子多是仨俩作伴,或是合伙成群;走到老李摊位前,嫣然一笑。她们喜欢老李画的牡丹。不过她们更喜欢的是时鲜水果和时尚衣裳,看中了,贵贱都买;为自己花钱,就是大方。高兴时,银铃般的一串笑声,整个集市都欢快起来。

从集市向东一百米登上河堤,只见沂河水面宽阔,沉静温婉;有水鸟在俯冲飞翔。岸边绿树成排;天空高旷而湛蓝。

故乡琐记

相关文章

  • 故乡琐记

    文字图片系原创 故乡离我居住的小城只有四十华里路,在交通畅达的今天,犹如咫尺之间。 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大多漫漶不清;...

  • 故乡琐记

    故乡都在诗里,欲说还休,成了一抹淡淡的清愁。 我时常想起,旧时屋檐上的雨声,滴滴答答,零落到天明。正如今日异乡的思...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 琐思琐记0120

    琐思琐记0120 《语文课程标准》对...

  • 琐思琐记0122

    琐思琐记012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

  • 琐思琐记0121

    琐思琐记0121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新课...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琐思琐记0123

    琐思琐记0123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的活动,《基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mt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