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里的恐慌

作者: 8a8387dbaf9e | 来源:发表于2016-10-19 16:23 被阅读0次
“舒适区”里的恐慌

     “尽量远离安全舒适区”,这是我最近常听到一句话。作为一个三四线城市生活的人,这句话也时刻警醒着我,年轻的时候不要太安逸!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看着身边的人在大城市里拼搏,看着他们获得不菲的收入,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眼界,你会不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慌,一种好像要被这个社会淘汰,提前进入老年化的感觉。

“舒适区”里的恐慌

       作为一名高校行政教师,我认为我的生活工作圈是相对“安逸”的,所以有较多的时间 “胡思乱想”。有时面对现状觉得自己还不错,可是和那些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同学比较,又觉得自己似乎“太堕落”了些。

       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典型的行动派,也可以算是班级里“大神”级别的人物。他向往媒体工作,就在大学期间就自主学习各种作图和视频剪辑软件,然后带着一腔孤勇去了湖南卫视实习,最后成功的成为了芒果台的一份子。他的朋友圈时时会更新一些自己工作的见闻经历,就在前几天结束的金鹰节,他和放出了一张工作人员在现场的大合影,他就是其中一员。

“舒适区”里的恐慌

      说不羡慕是骗人的,毕竟湖南卫视在我们这些学媒体的人心中是个标杆,它又充满着年少的回忆和满满的情怀。通过他朋友圈的状态,我相信他的工作并不轻松,甚至十分辛苦,也没有人人向往的那份“安定”,甚至工作的常态并不“舒服”。但是我相信,他收获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工作的激情。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不会厌倦。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这份勇气我内心敬佩,我也相信这位“闲不下来”的同学,能在自己的事业上闯出一番天地。

        其实对于我的现状,有时连我的父母也会沾沾自喜。和身边人说起来也十分得意,我女儿有寒暑假啊,学校那边包食宿啊,放假就可以到处旅游等等。在这些言论不知不觉的影响中,我也会觉得自己好像还不错,可是真正静下心来反思的时候才会发现,有些东西其实是“自欺欺人”。

        细细想来,工作之余,我又在做些什么呢?追追剧,刷刷微博,逛逛某宝,和朋友吃饭聚会闲聊,把很多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里。有时一整天过去了,发现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既空虚又无奈,这就是20岁出头的我应该有的生活吗?我身边的人有些忙着考研,有些想着再学习一些新技能,而我好像还在自己“舒适”的小圈子里原定打转,看不见未来也看不清自己,然后开始恐慌,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就这样过吗?

“舒适区”里的恐慌

        我也曾细细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舒适”的现状。首先,我是留校生。在工作之前我已经在这个学校生活了四年,可以说对于我的工作环境是非常熟悉的,我甚至可以给新入职的同事当导游,告诉他们哪家食堂的饭好吃,哪里买水果更便宜,这样无形中会使我形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势感”;再者,就是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较之于社会而言,校园的环境是更干净的,有几分“体制”和“机关单位”的味道,再加上在学校混了四年,好多老师也都认识,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并不会太难;然后,在小圈子的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来来回回都是围绕着学校和常规的行政工作,熟悉了也就没什么挑战性;最后,校园安逸的环境会让人不自觉沉溺其中,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难以跳出。

       我有时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十年以后还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做着最常规的行政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我从不后悔自己留校,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成不变。年轻的我们有冲劲,需要挑战,更需要改变;需要鼓起勇气跳出舒适圈,伸长脖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舒适区”里的恐慌

       现在的我开始尝试写作,虽然不乏矫情和同质性,虽然关注度很低。但是每当我完成一篇稿子的时候我是打从心里的感到快乐,好像我给今天留下些什么。或许几天后我再回头看时会觉得漏洞百出,但是我喜欢正在努力的自己,没有浪费掉生命中的每一天。无意识的提醒自己还有很多事儿没做,也还有许多事需要做。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洋洋得意”,才能看见我不足和缺陷。

       人生路漫漫,还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还有太多的未知值得被探索。年轻的我们不要活的太舒适,走出原本的圈子看看吧,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意料之外。

相关文章

  • “舒适区”里的恐慌

    “尽量远离安全舒适区”,这是我最近常听到一句话。作为一个三四线城市生活的人,这句话也时刻警醒着我,年轻的时候不...

  • 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战胜恐慌区?

  • 2020-04-18

    不是要逃离舒适区,而是要扩大舒适区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3个阶段:舒适区、拉伸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人在舒适区里就像...

  • 舒适区与恐慌区

    通过学习,知道了人在工作阶段的三种状态,即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就是自己熟悉的...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P7学习“三区理论”: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哪个区域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最有成效呢?就是处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地带...

  • 2018-10-17

    学习要主动,要重复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 阅读摘记「1」

    我们把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 002 真自由训练营-自律,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

    一、学习感受 1、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 最近常听老大讲舒适区、学习区及恐慌区的概念,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听完今...

  • 【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Noel Tichy)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 在舒适区里——我们干...

  •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知世界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是美国人NoelTichy提出的理论。“舒适区”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舒适区”里的恐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ux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