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改变是“放下”的表现?
自省发现,我过去常有的一些行为举止不知不觉间在变化,而且变化得很大。变化不觉得是功能的弱化、退化,应该是看开、看淡,是升华。
曾经在看小说时,对后面的故事情节非常希望知晓,主人公后来怎样?会有好结局吗?是不是那样的?便如饥似渴地阅读,想尽快地看到结尾。追剧也一样,一集一集地不间断地往后看,有几次一天全都泡在电视剧里了,看个十集左右是平常的事,尽管看得很累很累,也强打精神地看。婆婆比我还有精神,中途我做饭时,她在看,饭端在客厅边吃边看,吃饭以后也不离开,必须要看到剧情结束才罢休。甚至为了知道结局,还特意跳到最后一集,先睹为快,然后再慢慢欣赏。少年时更不可想象,为了看个电影,晚上跟着大人来回要步行近三十里地去凑电影的热闹,有一部演女飞行员的什么电影,竟然还激发过长大后,也像那个英姿飒爽的形象一样,也产生要当个飞行员的梦想……
有关的细节很多。上高中时,不知是怎么借来一本《红缕梦》,那时住校,熄灯铃是有时间限制的,为了阅读,竟然跑到老师房子后面,借着窗户透出的那一点灯亮在看书。还没有买来电视机的年月里,看个《排球女将》电视剧,播放时间一到,要舔着脸到邻居家去看。那时,广播里在播放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听一段内容,几乎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最有意思的事,那播放的时间很是盼望,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们的故事,是那么吸引人。若是那天没有听到,用失魂落魄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时间飞逝,如今,那种疯狂的迫切的要明白结尾是什么的劲头在减弱,不再像过去那样,看个小说,看个电视剧急切地要一气看完,看它个水落石出才善罢甘休。就是很好的书,也不再不顾一切地放它在首位了。慢慢看,有时间多看几页,没时间可以置之一旁,再有趣再有意思也会慢条斯理一点地对待。有时,对一些自认为更好的书更希望看到的书或者文章,反而不急着阅读,冒出来一个词:好书慢嚼。好书要仔细咀嚼的,不能狼吞虎咽了。
年龄使然?心态使然?管它什么缘由,放下,放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