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新老师,我会怎么表现呢?
可能首要的是空杯心态吧,从零开始。如果这个心态不能放下,老揣着自己以前的业绩,或者装着自己固有的思想,就不能很好的融入新的学校。
我的教育生涯里,目前为止有6次当新老师的经历。
第一次,是刚参加工作。青涩加生涩,带着浓浓的学生气。好在同事们都很善良,给了我足够的时间从学生转变成一名老师。
第二次,上班八年后,去重庆的一所私立学校。那是一所打开我教育情怀的学校,虽然只呆了一年,但对我的教育生涯影响是深远的。因为那是一所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学校,是一所做真教育的学校。
第三次,上班九年后,调到县城旁边的一所学校。没有生涩,带着更多教育的理解。很快和同事熟悉,也获得一些展示机会。
第四次,进入县城中心,和儿子在同一所学校。带着满腔的教育情怀而去,但实施的也就不过有10%吧。
第五次,到了成都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培训了我们3天,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所谓的新教师培训,更多的是诚惶诚恐的心态,因为有太多的不熟悉,面临的全都是挑战。教育环境大为不同,学生不同,家长的教育背景也不同,学校的要求也就不同,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前些天还翻到了当时的笔记,记录详尽,还有心得体会,现在看来,依然是激情澎湃。
第六次,就是现在的学校。当时参加了集团的新教师培训,区上的新教师培训,学校的新教师培训,三轮轰炸,必须清空自己之前的种种,用很快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学校。那段时间,一切都充满惊奇,全都是新的。教育理念、科研成果、专业榜样,让我们对新的学校充满了期待。
如果我是新老师,我会怎么做呢?
第一,向静止的物学习。
去一所新学校,我一定早一点到学校。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走一走,从那些静止的建筑里、书画作品里、教室里,让静止的这些物体说话,学习它们传递出来的教育追求。比如,洗手间洗手的地方,有高有低,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明这是一所尊重人的学校。随处有图书角,也有供看书的椅子,说明这是一所很重视学生阅读的学校。
教室里能够传递的就会更多,比如教室前面张贴的各种表册,我们可以看见老师的治班理念,是否以每个学生为发展根本。
第二,向活动的人学习。
一般情况下,新教师培训里,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学科组长和一线教师都会出现在培训现场,有时他们也会授课。我们可以从他们之间的互动里,从他们的精神貌相里,看到这所学校的发展。如果能够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在分享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样的团队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
第三,向培训安排的所有学习。
培训安排里,一般会围绕了解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德育工作等进行。那些课程架构,是专家和老师们经过实践得来的,我们需要学习背后的理念,和实践的案例。
其实,我们每学期都需要新老师的心态,有新的举措,对所有学生保持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彼此和谐建立关系,好的教育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