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谥孝
或谓父母在堂而身先死,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就不宜谥以孝字。此亦不可一概而论。《嘉佑谥法》:“秉德不回曰孝”苏洵自注:“人有孝於其親,而秉德不回以陷於患難,不終其養者,世以為不孝。君子閔之曰:是亦孝也。故記以戰陣無勇為非孝。何者?恐以不義辱親也。晉周處與賊戰而死,有老母在。賀循諡之曰孝,君子韙之。然而人必先有孝德也,而後秉德不回,乃得為孝。如徒曰秉德不回者,是為貞也,非孝也。”据此,凡有孝德之人,若因秉德不回以陷於患難,因殉国或殉道而不終其養,无碍其孝,无碍谥孝。
苏洵提到的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仕于西晋为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伏波将军孙秀劝他说:“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周处回答:“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后战死沙场。“太常贺循议曰: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案谥法:执德不回曰孝。遂以谥焉。”(《晋书周处传》)2018-1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