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谥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有一则笔记《改谥》,其中提到:
“嘉靖初年,大学士石珤谥文隐,则以议大礼时,依违两端,其死时,正其门人张总在揆地,心恨甚,故以违拂不成谥之。嘉靖末年,大学士张治,亦谥文隐,则以直斋宫青词,意郁郁不乐死,上衔之,故以怀情不尽谥之。二人至隆庆间,石改文成,张改文毅。又至今上壬午,而大学士殷儋卒于家,谥文通,则以新首揆张四维,素与不慊,故得下谥。后其家请于上,亦得改文庄。”
可见在明人眼里,文隐之谥号不美,至少不够美;文庄的谥品高于文通。文与隐结合,即上品与中品结合,为平谥。因为隐为平谥。嘉佑谥法关于隱字有三条:“違拂不成曰隱,不顯尸國曰隱,懷情不盡曰隱。”
通字是上谥。谥法:“物至能应曰通,事起而辨曰通。”文与通都是上谥即美谥。美美结合,更是美谥,何以被沈德符说为下谥呢?其实这里的下谥,并非指恶谥,而是指上谥中的下谥,即“上下谥”。对于官至内阁大学士的名儒,此谥确有些对不起。2018-12-26余东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