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初期讲过,中国有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纺织业不能忘了张謇(jian,三声),化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而交通运输业不能忘了那个叫做卢作孚的人。
卢作孚是谁,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四川农家子弟,小学毕业后,靠自学博览群书,17岁时加入了同盟会,26岁的年龄成为《川报》的总编辑,走上了新闻救国的道路。
民族功臣:卢作孚32岁,深感新闻业的种种艰难,卢作孚投身事业,筹办“民生公司”开始实业报国的征程。从一条小客船,靠着亲戚、朋友的支持,短短几年内,卢作孚整合了长江上游的的航运界,“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迫使外国势力退出了长江上游的航运界。
国难当头,历史来到了1937年抗战。民生公司此时拥有46艘轮船,4000余职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航运龙头企业。
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战事往前推进,平津陷落、淞沪败退,上海、南京和武汉纷纷陷落。在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来到宜昌的难民达到了高峰,最多时达到3万多人,80多家工厂设备、军队物资和武器弹药,受制于入川的道路不多,只能选择水路。而其中的13万吨战略物资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战的最后资本,兵工厂、航空业、重工业及轻工业,如果不能即时入川,落入日本人之手,抗战的最后一点元气即将岌岌可危。
国破山河在,卢作孚没有犹豫,他号召公司全体动员起来,用实业参加战争。按照运力计算,虽然民生公司要用自己的力量运走这些难民和物资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40天后长江枯水期即将来临,日本的飞机又时刻在上空进行轰炸。
生死存亡的时刻,卢作孚亲自坐镇宜昌,一改不肯做官的态度,临危受命,任国民军事委员会第二部副部长兼农产、工矿、贸易调整委员会运输联合办事处主任,发誓用40天完成全部人员和物资的抢运,运价只象征性收取平时的十分之一。
2000多名装卸工,40个白天黑夜,整个码头24小时不停工作,遇到敌机轰炸,作业区骤然灭灯,敌机过后,立刻恢复作业。
在这场号称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输送了150万人、100万吨货物,这其中包含了兵工署的22厂、23厂和金陵兵工厂等14个兵工厂,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设备、科研学校、重要文物等。这些宝贵的物资入川后立刻激活,成为中国抗战最宝贵的命脉,为抗战的持续进行和反攻,以及大后方的建设发挥了难以言说的巨大作用。
民生公司不发国难财,昼夜转运物资卢作孚,80年前在这场号称决定中国国运的大转运中,他没有发国难财,而是毅然决然靠一己之力托举起整个民族的抗战,就像卢作孚自己讲的,“我们没有做生意,我们是上前线去了”。卢作孚这个伟大的名字也将永远在这片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闪耀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