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聚会。其间,一个朋友和我倾诉,原本和睦的家庭,近来因为孙女的问题经常吵架。孙女的作业,儿子说写完就成了;儿媳说不成,必须全部写对。孙女上学的书包,儿子说让她自己背;儿媳不说话,直接拿到自己手里了。俩人观点不一样,经常争吵。弄得我们老俩看着憋气,孙女还经常哭,家庭氛围时不常地总是紧张。
朋友说的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妈妈说孩子,谁让你花钱买这些垃圾食品的,孩子马上得意地回答,我爸同意的。爸爸说孩子,你怎么还不去刷碗?孩子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妈说了,只要我把作业写完,刷碗归她了。
每对夫妻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教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也就不同,这就导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不统一。甚至当着孩子的面,父母之间就争执起来。争吵的结果,一方面,弄得孩子不知道听谁的好;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钻父母的空子,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更有甚者,造成家庭不睦,争吵不断。
其实,解决家庭教育的统一性问题,应该从孩子没出生时就开始。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由父母执起手中的画笔(家教),画出心目中的孩子。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统一观念。具体来说,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最好相近,即便不一致,必须背着孩子先沟通,当着孩子的面必须口径、要求一致,以利于孩子遵守、执行。
二、父母双方一定要维护另一方的形象,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三、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有一方管教孩子,另一方都得支持。即使管教方有错,那也要(艺术)地停止,私下和另一方交换意见。
四、父母与孩子起争执的时候,双方谁唱红脸,谁唱白脸,一定要有分工,千万别两人都说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至少有一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好争执的分寸。
五、做父母的要各司其职,如果是妈妈管的事,爸爸千万别越过妈妈表态。可能孩子害怕妈妈不同意,就先问爸爸了;爸爸表态和妈妈不一致的时候,妈妈就没法管了。最终,造成父母必有一方说了不算。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何教育孩子是要学习的,要认真总结、不断改进的。父母双方只要秉承着共同的理念来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不管是孩子的喜悦、还是忧伤,一起与孩子分享和承受,这样的家庭,氛围一定是温馨愉快的。总是感受到家庭温暖的孩子,一定是有着健全的人格,灿烂的微笑;一定是一个快乐地成长,品学谦优的孩子。
PS:本文文字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点赞,打赏,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