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

作者: 向往_e1df | 来源:发表于2021-07-27 09:06 被阅读0次

    花絮:一次高校讲座经历

    有一次,一所高校约我去给学校年轻教师作个讲座,讲讲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讲座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平均数”三个字。问大家:什么是平均数?谁知道?

    这么简单的问题,可能把大家吓了一跳。许久,有位老师回答: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水平的虚拟数。其要点有两个:一是代表一组数水平,二是虚拟性。

    然后我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将这两个要点让三年级的小朋友明白?

    有一位女博士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用两杯水,一杯高的,一杯低的,然后把两杯倒一样平,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平均数”。

    等这位老师说完之后,我问大家:请大家思考,平均数的两个内涵或两个理解要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解决了吗?在座的各位老师脸上开始凝重起来。他们发现这个过程好像在讲平均数,好像又没讲。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基本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时候需要用平均数?

    问题二:怎么得到平均数?

    对学生而言,他们关于平均数的学习,主要也是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情境是要用平均数的?

    问题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总数除以份数吗?

    概而言之,记住一个情境、记住一个公式,通过重复应用形成能力。

    尝试:小学生如何理解“是什么”

    小学生能理解“平均数”吗?如果能,那么,他们是如何理解平均数的呢?

    下面,我提供一则案例。我们来讨论三年级小学生是如何理解“平均数”的:

    材料:一位二年级老师向同学们了解,跑60米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某同学很认真地请父亲帮他记录了几次跑60米的时间(单位:秒)。分别如下:

    15 14 12 10 14

    他发现几次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他需要填一个数:

    60米,我通常要跑___秒。

    教学流程

    流程一:

    师:我发现这位小朋友填了15,一会儿又把15画掉了,大家能理解他是怎么想的吗?

    60米,我通常要跑___秒。

    生:15秒虽然是第一次跑,但是,是最慢的一次。

    生:他填15是不甘心的。

    师板书:最慢,不甘心。

    流程二:

    师:我发现他又填了10,可又画掉了,你认为他是怎么想的?

    60米,我通常要跑___秒。

    生:10秒是他最快的,但是他不是每次都能跑出10秒的。

    生:万一老师让他跑,他跑不出10秒,会说他是骗人的。

    生:不好意思。

    师板书:最快,不好意思。

    流程三:

    师:同学们,问题来了,如果15、10都不合适,大家认为填几是比较合适的?

    生:14。

    师:理由呢?

    生:因为跑出过两次,最有把握。

    师板书:14最多,有把握。

    流程四:

    师:(启发)填14,大家认为这个二年级小朋友会满意吗?

    生:不会满意。

    师:理由呢?

    生:14是次数最多的,但是,14在他的水平中,离真实水平还是偏慢的。

    说明:在本次师生交流中,这个讨论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若在这个环节不做启发,则学生可能会停留于14。若停留于14,则思考便止步于此了。老师没有问14合适吗,而是问这个孩子对14满意吗,其间的差别是将知识判断引向经验判断。这样,引出学生关于与“真实水平”比还是偏慢的判断来。当真实水平这一说法出来后,相应的“超常发挥”与“失常发挥”就出来了。这些生活经验的素材便成了学生思考的力量源泉。

    流程五:

    师:这位同学说14虽然最多,可是偏慢,大家认为呢?

    生:那就填12。

    师:12满意吗?

    生:只能填12了,虽然 12也偏快一点点。

    师板书:12偏快。

    说明:讨论至此,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无奈、郁闷的境地了。只剩下12了,但其实12也不是满意的。因为14偏慢,12偏快,13便呼之欲出了。但 13是学生所不愿讲的。而那个呼之欲出又不愿提及的正是不愤不悱的一种状态。

    流程六:

    师:同学们,14 偏慢,12 偏快,就没有正好的吗?

    生:有,13。

    师:那为什么不说?

    生:没有啊,没有跑过13啊。

    师:能填吗?

    生:不能填,要诚实。

    师板书:不快不慢,没跑出来过。

    说明:讨论至此,平均数的两个特征,即两个内涵已经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这两个理解要点用学生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不快不慢”和“没有跑出来过”。“不快不慢”意味着代表了这组数的真实水平;“没有跑出来过”意味着它的“虚拟性”。“代表水平”与“虚拟”两个特征就这样出来了。

    流程七:

    师:同学们,13能填吗?

    生:不能,没跑出来过。

    生:能填,没跑出来过,不等于他跑不出来。

    师:什么意思?

    生:也许第六次就跑13秒了。

    说明:这样的讨论真的很精彩,“没跑出来过,不等于跑不出来”,这是对真实水平与虚拟性的最好理解。小学生就这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理解。

    流程八:

    师:13很特别。我们来讨论一下 13 这个数与 15、14、12、10、14这五个数之间的关系好吗?

    呈现材料:

    15···············

    14··············

    12············

    10··········

    14··············

    师:这些磁扣,能发现13吗?

    生:移一移就行了。

    生:除一除就行了。

    说明:发现13是可以移多补少出来的,发现13是可以除出来的。13与这五个数之间有如此关系:虽然没有却蕴含其中。这是把虚拟性从没有到虚有的体验。

    流程九:

    呈现如下材料:

    60米,我通常要跑15秒。最慢 不甘心

    10秒。最快 不好意思

    14秒。最多 偏慢

    12秒。偏快

    13秒。没有跑出来过 不快不慢

    师:同学们,这五个数,哪个数你认为最有趣、最特别?

    生:13。

    师:它特别在哪里?

    生:一个没有的数,却最能代表真实水平。

    师:这个没有的数,可以怎么得到?

    生:(15+14+12+10+14)÷5=13。

    师:好,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数学知识。这个最特别的13,在数学中,我们把它称为 15、14、10、12、14 的平均数。

    师板书:平均数。

    说明:命名,是概念理解的终结。对平均数的理解是基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水平、超常水平、失常水平的经验,是基于虚拟与不诚实之间的纠结。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只是在最后一刹那,当教师为这个过程的成果套上“平均数”这件外衣后,才意识到是在学习数学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俞正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in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