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陶朱公养鱼经》古文轻译补充说明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余与鱼的一些事
A、范蠡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范蠡(一位与环球小姐隐居太湖的胡润排行榜首富,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日日泛舟太湖,做了神仙眷侣。无锡有蠡园,以为佐证。
B、《陶朱公养鱼经》
《陶朱公养鱼经》中国古代的最早的养鱼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
成书于2400年前,有韩国学者反复认证,《陶朱公养鱼经》没那么早,是托名之作,实际成书于汉代,被韩国砖家盯上我是很担心的。好在范蠡绝不是韩国人,再说,就算是成书于汉代,那一样还是世界第一,这样想想,我就又放心了。
C、翻译来由
约20年多前,在湖北省图书馆的古籍馆,第一次看到古本的《陶朱公养鱼经》,当时,古籍馆窗外照进斜斜的太阳,7-8个老头拿着放大镜在翻阅资料,空气中有一种故纸发霉的味道,老人老书中,我的出现稍微改善了古籍馆一贯老气横秋的气场,图书管理员姐姐灰常热情,给我提供了一沓很漂亮的竖版纸签(后来带回学校用了很久才用完),让我有机会可以从头到尾的将《养鱼经》抄写一遍,还抄了一些别的东西,不记得了。末了,管理员姐姐对我这个19岁的帅哥说:“看你三十好几了,上有老,下有小,但恐怕经验也有限,搞古籍研究,跟这些老同志竞争,还是很不容易的。”我当时突然好感动,泪水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六年前,同学的内刊征一个农村题材的资料,委托我将这篇很短的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直接在网上找到原文,翻译了一遍。
《养鱼经》与湖北襄阳也有交集,《世说新语·任诞篇》注文所引《襄阳耆旧记》中有汉光武时“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经》作鱼池”的记载。这个习郁也是个很牛的人咯,具体可问度娘。
D、余与鱼
余与鱼交集可谓久已多矣,在此不一一道来,略叙。
童年买不到鱼钩,一般是用缝衣针改装,改装之法,以烛火烧红针,再用两个老虎钳夹持完成钩状,并及时在冷水中淬火,钩乃成。这种钩无倒刺,很像以前流行的台钓钩。鱼钩主要用来钓鱼,辅助功能是钓青蛙。钓青蛙时,还无意中对钩头进行了侧扭的改装,很好用,到后来才知道这种侧扭本来就是一种改良设计的鱼钩。
在捕鱼漫长生涯中,我还发明了,用自行车轱辘和自行车轮钢丝组合的超级鱼叉,钢叉股数达到22根,完美解决了大鱼大力挣脱鱼叉的问题;因为自重大,还可以改造成飞叉。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捕杀渔猎(战争)往往最迫切的促进技术进步,这个大命题,我可以提供一段小小的证词。
迷钓鱼的时候,暑假作业也不做了,老爸找到我,苦口婆心的规劝,还说了句我现在仍然记得的俗语——捂鱼摸虾失误庄稼,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正当我准备金盆洗手,钩叉归库的时候,老爸去县城买一本《茄类作物病毒源病害防治》(他那时还在学校教书,读书人的毛病就是这样,种个地也要看书研究),顺便给我带了一本《钓鱼指南》。所以,我重出江湖,再夺我们村下属小队钓鱼排行榜第一名。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
威王访陶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为鸱夷子皮,在西成为赤精子,在越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
曰:“公财抵千万家,累亿金,何术?”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纳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守,八月纳三神守。神守者,鳖也。所以纳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纳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值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五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取钱,五百二十五万钱。候至明年,不可胜数也。”王乃于后苑治地,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离水二尺,又谷中离水六尺,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又易长也。
又作鱼池法,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促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要须截取湖沟港汊生长大鱼处,近水际土沙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因子,得水即生也。
译注1:这是古代科普类文章,所以文字相对浅显,转译替换并不多,只是涉及到养鱼专业这方面,所以大多数人恐怕仍然不能完整理解。不理解的可参考下面我做的白话文注释版本。
《陶朱公养鱼经》白话注释版
齐威王拜访陶朱公范蠡,问道:“听说先生在太湖为渔父,在齐国自号鸱夷子皮,在西戎又自称为赤子精,到越国才称范蠡,是这样的吗?”范蠡回答说:“是这样的。”
齐威王又问道:“先生资产胜过千万家之和,达到亿万之多,不知用什么好办法做到的?”范蠡回答:“集货生财之道有五样,水产养殖排第一。水产养殖,就是所谓经营鱼池。用六亩(现约为2~3亩)地的面积开挖为鱼池,池中布置一些土墩。准备怀卵雌鲤鱼长三尺(春秋时期,一尺约为16.5厘米,为计整,取15厘米吧,长约45厘米)二十条,雄鲤鱼长三尺(约45厘米)四条,在二月(当然是农历)上旬的庚日(第7天)让鱼池中保持安静不加惊扰,则鱼必然会正常交配生产。到四月时往池内放养一只神守,到六月是往池内放养第二只神守,到四月是往池内放养第三只神守。所谓神守,就是我们常说的鳖。之所以往池中放养鳖,是因为传说鱼的数量达到三百六十条以上,则会有领头蛟龙出现,并将其他鱼带走飞离,池内有鳖(神守)则鱼不会飞离了(用传说说明鱼鳖混养的好处)。鱼在鱼池中围绕众多土墩来回逡游,就感觉象在自然的江湖中一样。到来年二月,就可以捕捞15厘米的鲤鱼一万五千条,45厘米大的鲤鱼四万五千条,30厘米长的鲤鱼约1万条。一条价值五十钱,折算成现金就是一百二十五万钱(按现今一般渔业产量来比较。老范的产量非常的浮夸,如果这些数据正确,应该是鱼池开挖的面积有误,因为这样的产量,即使用现在的养殖技术,估计也要100亩的鱼池才能做到)。又过一年可捕捞长15厘米的鲤鱼十万条,长30厘米的鲤鱼五万条,长45厘米的鲤鱼五万条,长60厘米的鲤鱼四万条。筛选尺者二千条长30厘米的鲤鱼作亲鱼,其他全部卖掉折现,可以得到五百二十五万钱。又过一年,就多得不可称量了。”齐威王于是在后苑开挖鱼池,一年就得到三十余万钱。鱼池中有许多土墩和沟谷,沟埂离水面深约30厘米,沟底离水面深约1米,在这种鱼池养养鲤者。鲤鱼就不会相互残食,又容易生长。
范蠡还提到营建鱼池的方法,通常45厘米的大鲤鱼,不在大江大湖中捕捞,一般很难捞到。如果只养小鱼,过很长时间也养不大。所以想鱼池中养出大鱼,就必须在盛产大鱼的湖沟港汊,挖取大量的靠近水边的淤泥,铺垫在鱼池底部。这样两年之内,就会养出大鱼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土中原来就有生成大鱼的因子,遇到池中之水后就起到促进大鱼产生的作用了。
(李奕涛2017年7月29日于国立樱花大学今聊斋)
古文轻译版《陶朱公养鱼经》|学一学春秋时期马云的的致富经
网友评论
古朴幽默,拜读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