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不同院系的同事,孩子跟我儿子在同一个小学。上周偶然在学校碰到了她,就寒暄了几句。
我随口问她是不是中午一直把儿子托管,她说这学期不托管了,中午也接回家。我说,那大人可够累的。她说,没办法,他太挑食了!
听了这句话,我一时间觉得很奇怪,因为我明明记得上次见到她的时候我们也聊了这个话题。
那一次我问她孩子中午放学是接回家还是托管了,她说给送去托管了。我说这样也好,大人也省很多力气。她说,不是为了省力气,因为他太挑食了。
因为孩子太挑食,所以送去托管了;因为孩子太挑食,所以不托管了。我顿时觉得有意思起来。
我想起三年前儿子将要上小学之前,我提议上了小学后中午就把他托管,遭到了他严正的拒绝,他大喊,我不要去托管,去托管就不能挑食了!我哭笑不得,可是为了保障他挑食的权利,最终他一天托管都没去,每顿饭都能按自己的意思挑来挑去。
看到这里可能你觉得我也太惯着孩子了,其实不然。
他说的挑食只是想挑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吃。比如说比起牛肉,他更喜欢吃猪肉和鸡肉;比起芹菜,他更喜欢吃菠菜和韭菜;他喜欢吃豆腐,不喜欢吃海带;他喜欢吃黄瓜,不喜欢吃南瓜;他如果这顿想吃排骨,我就不炖红烧肉;他如果想吃饺子,我就不做面条。喜欢吃的他可以吃很多,不喜欢的可能一口都不想碰。这倒也是人之常情吧。
我想,那位同事的儿子所谓的“挑食”,大概也是这种状况,因为看他儿子高高壮壮的,哪里像营养不良。
可是这种事,如果你要觉得它是毛病,那还真就是毛病,得纠正。于是,在家搞不定就送去托管那里改造,因为人家才不会考虑你个人的口味和喜好,做好了什么就得吃什么,吃得不好还会挨批评,还会向家长告状。这样的话,说不定孩子慢慢就会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营养更均衡,身体更健康。
这个愿景当然是美好的,可是,为什么又放弃托管了呢?而且还是因为挑食。肯定是美好的愿景落空了。
她可能发现,儿子托管这段时间,非但没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反而体重下降了,终于明白这个计划行不通,于是就又接回来了。
一个人的口味是有可能跟着他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可是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个有关对和错的问题。你喜欢吃胡萝卜,我不喜欢吃,你就认为我有毛病,这个怎么也说不通吧。
可是,我们常常无意识中就把这种逻辑用在了孩子身上。一旦他有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很容易被贴上“挑食”的标签,就要改正。因为,潜意识里,我们无法容忍这种不完美。我们需要打造出一个没有任何瑕疵的符合任何人期待的完美产品。
想想看,除了想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你是不是也曾经有过下面的念头或者做法呢?
比如说,看到孩子太活泼好动,一刻也坐不住,你就想给他报个围棋班,希望能中和中和,让他变得安静一点儿;比如说,看到孩子太内向太安静,你就把他推到足球班里,希望他也能在泥地里滚一滚,豪放豪放;比如说,孩子有些胆子小,你就要带他去坐过山车,逼着他摸毛毛虫,一定要把他锻炼成勇敢的男子汉。所谓缺啥补啥。
一不小心,孩子的个性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毛病和缺点,变成了亟需矫正的问题。我们对自己要求不高,可是对孩子却是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
这种完美主义哪里来呢,就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恐慌和焦虑。其实不管是孩子的口味还是性格,都有可能随着环境而改变。可是我们等不及,况且那种改变也是不确定的东西。于是,我们就不自觉地要第一时间亲手完成产品设计和改造,希望用一个可控的结果转嫁恐慌和焦虑。
可是,他不是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面团,可以让你任意揉捏,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如果他就是一条鱼,你怎么可能把他变成螃蟹呢?
其实,我跟上面提到的那个同事的对话在她说到因为孩子挑食就不再托管了之后还没有结束。
我说接回去大人就要多受累,为了省点劲儿就不用自己做饭了,去大学饭堂吃不挺好的(因为我们的小学是大学附小)。
谁知她听了我的话后毫不犹豫地反驳说,那怎么行,去饭堂他肯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
她可能有一层意思是说去饭堂吃,那些炸鸡扒啊烤肠啊摆在那里,小孩子肯定想吃,就算知道那是你不想让他吃的东西也控制不住自己。可是她说的那句话,“他肯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还是让我差点儿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猜想,她虽然放弃了托管把孩子接回了家,亲自下厨,可是还是没有放弃改造的念头,肯定还在继续跟孩子的“挑食”做着不懈的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