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是扶霞·邓洛普写的第四本关于中国美食的书。这本书讲述的是她在中国研究美食的一系列故事。扶霞是个英国人,1994年20岁不到来到中国四川大学学习,从一开始不习惯中国的饮食,到最后什么都吃,并且把研究中国美食当成自己的事业,在这个领域已经深耕了二十多年。一共出版了5本中国美食书籍,可以称得上是美食界的中国通了。
和平常人不一样,她喜欢美食,就要亲自试一试。那时她约上同样爱好美食的小伙伴德沃克一起到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经过软磨硬泡,校长才同意接受外国学生,给他们开私教课,私教课里他们学了16道川菜。然而扶霞并没有满足,从西藏旅游回来后,得知学校开设3个月的课程,她如愿和中国学生一起又接受了新一期培训。
在川大,她结识了一位博士生,刘复兴。一个来自甘肃贫困农村的男生。刘带着她到了农村一起感受中国北方春节。这段北方之行,让扶霞知道中国南北差异,也让他认识到那时候中国农村青年一代在那个时代的变化。青年人如刘,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奋,通过高考,考入四川大学,一路读博继续深造。她把刘视为社会主义阶层流动的活广告。
体会过了南北差异后,出于对革命领袖毛主席的好奇,她来到了湖南,对湖南湘菜展开研究。后来她把湖南菜编写了一本书,叫《革命菜谱》。除了川湘菜系,她还研究了宫廷菜,闽南菜、淮扬菜。。
从扶霞的经历,感受到以下几点:
1、扶霞的父母是开明的,他们的女儿剑桥毕业后到中国,学习烹饪,父母对女儿的爱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反观国内,我们的家长大部分还是期望孩子按精英路线成长,不顾孩子的爱好。
2、扶霞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克服困难,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研究。哪怕没有接收外国常规学生的先例,她也尝试并成功说服烹饪学校接纳她。
3、扶霞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可,如养生饮食、不浪费,我们也能在现在的国家倡导的文明用餐里体会到我们对自己传统饮食文化的忽视,而这些被他人视为珍贵的文化。
4、国家的食品安全,曾一度在国际市场上声誉极差,至今很多人都对我们有偏见。这很大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让人不放心的食物,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也影响国际形象。
5、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中国人什么都吃,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于食材开发、烹饪手法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走了一些极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欠缺,对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同时也增加了传染病风险,如sars病毒经果子狸传播等。
对于家庭教育、饮食的健康及野生动物保护,我们国家在意识上是落后的,但我们也在不断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