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丹青”展,连看两幅“舍身饲虎”本生画。本生是佛祖前世的故事,据说这个题材在莫高窟就有16处,但以254和428窟最为精湛。
254窟临摹尺寸稍小,深暗的着色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看后有点压抑。
作者将不同时间和空间发生的事构建在一个画面里

看看每个局部所讲的故事:
三太子和二兄长在山中遇见饥饿待死的虎母子,太子悲悯决定以身相饲,可虎不吃无血腥之人,于是太子走上山顶,向前垂直双臂纵身跳崖

老虎啖人的画面不写实,所以没有血腥感:太子熟睡般横卧,安详而崇高

父母闻讯赶来抱子痛哭

建塔祭奠,飞天守护,太子荣归天堂

428窟的画风又不同,颜色明快,连环画一般向前推进故事:

哥仨别父母

骑马游玩

林间嬉戏

遇饥饿母虎携崽

支走兄长,以身饲虎

饿虎无力食之,故上高山举身跃下,摔于虎前,虎乃食

二兄回,见弟枯骨,悲痛欲绝,禀父母,建塔祭奠

要按之字形走向去欣赏这幅画。
奇怪的是左下角最后画面的内容却和“舍身饲虎”无关,说了另外两个故事:梵志夫妇,说的是戒贪和因果。
独角仙人,说的是戒色。
梵志上树为妻采花,妻贪,还想要更多,树枝断,青年摔死。父问佛祖,乃知青年前世射杀山雀,固有此劫。

鹿母误吞迦叶洒在水中之精,生独角仙,修行得道,帝释天遣女下凡诱之,毁其功德。这是他驮女子“驾肩而还”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