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到现在有七年了,断断续续的奔波也有五年,辗转过好几座城市,惯然的独来独往,有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总这样奔波,你累吗?”每次,我都笑一笑说“习惯了,有什么呢!”其实我也并不习惯,也累的。
就像现在,2019年初春,晚上七点的北京国贸地铁站,过安检依然要排队,因为奔波谋生的异乡人不只我一个。
现在我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漱化妆,然后迎接五号线的早高峰,人推人进入地铁里,不拉扶手也依然稳稳的站着,这就是为了谋生而努力的人们,时间紧迫,争分夺秒。
我曾经连续一年记录过自己下班的时间,最晚的一次,凌晨一点,走出建外SOHO,寒风冻得怀疑人生,转头看看,附近的楼宇也都亮着数量不少的灯,甚至能看到里面的人们来回奔波,忙碌的身影,我想,他们也一定很累了吧。可那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要坚持做下去?华灯初上,不是结束,是刚刚开始。
在外面,一年到头最难心的大概就是过节,万家灯火,总有一种找不到哪一盏灯可以为自己照亮来去的路,很多次一个人看着窗外的灯火,委屈的感觉直充心脏,眼睛发酸,眼泪就这样没有征兆流了下来。起初会哭到没有力气,后来学会了对着镜子微笑,然后劝自己“有什么?总会好的,努力更多一点,总是会好好的回去的。”慢慢的,就止住了想哭的感觉,也就觉得一切都还好。
有一次路过后海一个酒吧,里面的男歌手唱着李健的异乡人“披星戴月的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我现在酒吧门口,听完了整首,不是触动我的难过,而是觉得找到了可以转化的方向。不禁会去想想几年前的自己,想想现在的自己,一步一步走来,忽然领悟了很多年以前,还在上高中时候和父亲聊天时候,他说过得话,原话已经忘记,大致是这样的“你和你弟弟一定要努力往外面走走,不管有多少困难,家里我和你们妈都是给你们支撑的。”那时候只觉得,父亲希望我们出来闯荡,现在才明白父亲是提前告诉了我,家里永远都是我们的避风港,它就在那里,风吹雨淋都巍然不动,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壁垒,保护着里面的人。很难想象,最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父亲在说这话的时候,对我和弟弟是期望多一些,心疼多一些亦或是因为期望所以格外心疼,所以提前告诉我们避风港的位置。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避风港所在,才会有这么多异乡人努力奔波谋生,辛苦都不算什么,只要想到这个地方,就有无限的能量,那个地方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期望还有最沉静的心疼和思念,每一位异乡人都在为了这个地方而努力,这一盏灯,就可以照亮这一座城市的路,你能看到走向未来,也能踏上归途。
![](https://img.haomeiwen.com/i5555470/3c5e331eb11222a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