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文化
1. 今天翻看香农信息论的时候想到。要降低不确定性,或者提高自身的信息披露;或者挖掘更多未知的、没有被使用到的信息。
2. 人都有追求更美更优秀的愿景。难得的是,努力的同时,心态上做到本分,踏实。
怀抱希望,删除妄念。
有些人跟我说,你说的都对,只是我执念太重。
我其实觉得,仔细审视一下,你那可能更多是妄念。
如果要非常努力,不断跳起来才能reach到的点,最好放弃。人不可能时时都在拼命闪耀的状态。你在平常,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能够被接受的,才是最合适的。
产品要么坚持极小众的个性化,非主流界依然有能养活自己的市场;要么就痛下决心的改,修到用户能接受和认可为止。
任何企图通过改变别人的想法来接受自己产品,都是妄念。
做人,做产品,都如此。
3. 讲回今天的主题,红包文化。不知是红包推动了微信,还是微信更普及了红包。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红包化"。
节日,发红包;
感谢,发红包;
难过,发红包。。还有各种其他我都想不到的场景。从微信支付诞生的那日起,红包似乎就成了首当其冲,甚至很多场合下,唯一的社交语言。
当然,这不是微信的错。
这只是说明人社交能力的单一化,统一化。
成长,应该是告别“以物易物”,“以金换心”的观念。
感谢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学会大方的接受他人善意的祝福。
成长也是平和的接受别人的赠予,别人的评论,别人的diss。社交包括双向,但不仅仅是简单的"礼尚往来"。
不能"心安理得"接纳他人的善意,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表示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不同观点,反对意见。
如果善良与爱可以红包化,那么,是不是在底层意识里,恶意,恶行,甚至违法乱纪,也就可以通过物质来"消灾解难"?
当别人提出批评时,你是谦卑的倾听、思考、接纳?
还是想发个红包堵住悠悠众口?
平静的接纳和看待那些"不喜欢"的人和事。
因为人只有特点,没有了好与坏的分别心,就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
这是一个充满商业的世界。
但这更应该是一个有爱的世界。
成长的信心,就是相信总有那么一些人,会不图什么的,为了别人的健康、喜乐、平安,只单纯的想给予和祝福。
- 果大
(20082018-20082028)
分割线以下是每日都在打分自省观察自己。丹麦的冬天来了,空气陡然变冷,我在暖房里守望春日。
99/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