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小组教研课。单位的小组课是按照班级来上的,所以我第2个上课。国庆假期准备了一节课,只六七分,后来就抛开了。前天,教研组长问我,什么时候上课,于是就安排在了明天。
这一次上的是一节习作课,习作题目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有三:第一大胆想象第二,学列提纲第三,分段叙述。备课的时候就有意地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相融,一课二用吧,既作为小组课,也作为本学期自己完成的课题研讨课。
二十年后的家乡对学生来说,没有视感,更多的要借助于想象。昨天布置学生完成微写作《穿越到二十年后》,算是有意为之吧,与写作课《二十年后的家乡》一脉相随。学生对穿越很感兴趣,希望明天他们只是将穿越作为一个身份背景,目光更多聚焦于二十年之“变”。
几乎不需要课件,只放了几张学生昨天的微写作,加上一个课堂流程。课堂上从讨论到列提纲再到正式习作片断,呈现一个阶梯式。
身为老师,因为兼着学校其他岗位,老师的角色总是被挤占。多想好好钻研教材,多想好好和学生一起阅读,多想走进他们的内心去和他们交朋友,可惜这些对我来说都只是奢望。对于我而言,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除了课堂、批作业还在,其他太少了。教师好像越来越不像教师,更向一个全能人才,什么都要做,也什么都要学。或许是时代之变吧,现象非个人可变,似乎不少人都深陷其间。
完成日更,有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