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
「浅析系列」《孟子》(滕文公下)第八节

「浅析系列」《孟子》(滕文公下)第八节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09:30 被阅读18次

此节,不管是戴盈之所谓的“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还是孟子所谓的“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都是在说明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或反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弊端)。

1、正引:今日事,今日毕。

①、今日事,今日毕的实质(即,“事”所代表的性质):

(1)、对于学业与工作而言(此事由他人安排),即是把今日所制定的目标(上位者,包括老师与上司等)妥善的达成或被分配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下位者,包括学生与职员等),只有这样才能以绝佳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的到来。

(2)、对于拥有绝对自由的时间的人们来说(此事由自己安排),那就需要自己给自己制定每一天的小目标了,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去一步一步地完成(此类性质的“事”对于自制力低下的人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存在,会出现没有目标,久而久之得过且过的情况,或是制定的目标不足以充实每日的生活,或制定的目标超出当日所能操作的范围,不仅没有好好的享受自由的日常,还会逐渐消磨己身处世的意志)。

②、今日事,今日毕的教育意义:

(1)、不让问题、事件成为一种类似于慢性疾病的干扰(伴随)状态,才能过上纯粹的生活。换言之,新的一天会遇到新的问题,若前一天的事情没有在前一天解决,前一天的事情的弥留影响定然会散布到第二天去,影响自己新一天的心情与作息。

(2):一旦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去珍惜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或是发生过的一切(有点“一期一会”的意味)。因为,说的真实一点,人活一世,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问题,在真正解决了前一个问题后,一般都不会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算遇到了,也能妥善的解决),只会成为日后处事的经验与教训,因为也许再也见不到了,但又对自己的影响变成了正面的,人们对发生过的问题的态度会从麻烦变成珍惜,甚至变成一种感谢,感谢问题曾经出现过在我的身边,提升了自己的社会阅历,甚至保护了自己不被社会所伤。

2、反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①、误解:很多人对这句话有很深的误解。看似所谓的明日很多,因为只要不死亡,只要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这就是昨一天的明日。但是,这是一种对明日最深的误解,或是对生命状态的误解。明日多在长度(生命时间),而少在了广度(精度、效率:生命意义)。换言之,别人用了1天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你却要用4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因为以一个人正常的寿命75年来说,估算之下是2万7千多天,个位数的效率与五位数的人生长度,固然无法比拟,从而会给人类以一种有无数个每日的假象。但是,活在当下的生命时间效率已经被扩大了2万多倍(以天来论),若是把处事时间效率同样去扩大倍数,你就会发现,你在一件事上所要花费的时间,需要在别的事情上以相同的倍数还回去,如果一直以这3~4倍的处事时间效率差距来与别人一起生活的话,人家只要活一世即可,但你却要活3~4世才能还清别人的时间。说的难听一些,没有时间精度与效率的人是时间的罪人:由佛家思想来说,即是转世轮回,受果受报,他人一世之后得果受报,而你却要3~4世才能得果受报,其中的苦楚可想而知;由西方哲学思想来说,既然成为罪人,就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告解,本就没有时间精度的人,拿什么来告解呢?智慧让罪过越来越深,痛苦越来越明显。

②、人在日常中所碰到的所有事情,都是与自己有因缘之事,且这些事情一般都无法被称为善缘,因为你需要去解决他们才能去除烦恼。若是善缘,你无需大动干戈去解决,而是与他们共存即可。换言之,你与一件事情真正的善缘,是你完美的解决了一件事后,这件事所提供给你的成长养分,能让你受用终生的东西。那么,如果你把每一件事不解决或是解决一半就推迟了他馈赠你礼物的时间,势必智慧让自己在今生所结的善缘越来越少,不用说自己能达成什么愿望了,连当下手头的事情都无法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滕文公下)第八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mw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