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化书成课感悟

作者: 陈小龙0769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1:12 被阅读138次

          5月26、27号,从广州飞银川,为的就是参加第25期化书成课的学习,整个课程脑洞大开,干货满满 ,可谓不枉千里而来。在培训师的路上,我是一名小白,没有讲过课,也没有参加过培训师的任何课程。可是完成整个课程却给我成为一名培训师增添了信心。课后写的这篇感悟,让我重新回顾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勾起了课上的景象,这也属于是课上学到的学以致用课程五要素的反馈部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加深印象。

            让我收获最大的四个知识点。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我喜爱的后现代疗法有许多共同之处,后现代主义强调来访者才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而建构主义教学是让学员把我们要教给他的内容总结出来,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员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学员不只是听,而是课程的主导之一,需要主动思考、讨论和创造。这也是整个化书成课的教学模式。

            二、CSRP模型,通过筛选、分类、重新排序和权重分配,形成课程框架。其中重新排序中所提到用思维导图组合,思维导图需要提炼内容,按照一定的思维结构去组合,而不是把书上的整个目录生搬硬套,这不仅对于开发课程有用,对于学习也很有用。

            三、案例在课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编写案例的五要素6T法则,构成了一个有效的案例,这也督促着我需要养成一个收集案例的习惯了。

            四、让我收获最大的是DISC理论,DISC是一个性格分析理论,分别是D支配型、I影响型、S和平型和C思考型,我们可以根据学员不同的性格来调整授课方式,这是这一理论对于课程的作用。以前也学过其他的性格分析,用于实践显得有些困难,DISC简练易懂,也便于运用,在这次课程中就即时练习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知识点。

            一、找到合适的课程内容,搭建了课程结构后,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内容呈现,来实现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使用了将书中内容变学习活动的方法,用以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学习更有趣,记忆更深刻,现场从知到行的转化。概念性知识、流程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反思性知识都有不同的学习活动作为参考,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很多练习,生动有趣,大家都积极参与。所提到的学习活动,如搭积木、连线法、拼图法等都符合DISC四种性格的学员的授课方式,很便于我们学以致用。

            二、课程的命名对于一个课程能否吸引人很重要,决定了具体内容是否有人去听,课中介绍了吸引力标题的三个角度,专业制胜、量化课程收益和善用比喻,分别通过不同形式引人注意。

            三、在学完第一天的课程后,我们需要做一个8分钟的现场演练PPT,那时候我在想,老师是把化书的整个流程过了一遍,那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选取书中具体内容呢?这在第二天就讲到了,GEEAT化书法,通过对Goal、Evidence、Environment、Attention、Teache+Time五步的考虑,全面地告诉我们如何选取内容。

            最后的演练、反馈简直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作为一个小白,能有这8分钟也是不容易,虽然从未尝试授课,但还是觉得能得到袁老师及同学们(都是资深的培训师)的反馈的机会难得,演练后在一个不评判和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袁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评,让我更客观的看到自己,我自己觉得有三个必须改进的点:一是对书中的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讲述不够到位,关键点没有做好引导;二是PPT的制作要配合课程的设置;三是想要出一个好课程,需要涉猎更多的相关书籍。

            化书成课整个课程就是我们这两天所学到的内容的一个呈现,整个课程知识点很多,时间紧凑,就我而言还需要将知识点加深认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想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发《父母效能训练》这一本书,计划7月26日把这门课的微课程做出来,8月31日前在线上平台录制这门课程。除了开发课程,还会用课程中学到的思维模式来指导学习,用输出的思维倒逼输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茹锦花开:很高兴看到你从一个没有讲过课的小白,到在课程现场“化书成课”来分享的奇妙转变[太阳]
        陈小龙0769:@茹锦花开 谢谢袁老师的教导和鼓励,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下,现场演练和接受反馈,很棒!😊

      本文标题:第25期化书成课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tt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