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
每天总是精神焕发、目光如炬,走起路来箭步如飞;
做起事来聚精会神、效率过人,工作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
心态乐观豁达,遇到困难也不焦虑。
今天听书《什么是精力管理的科学方法》看到这样一个公式: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53262/d7f6132ff1e72b3e.jpg)
对照自己身边有精力的人,好像的确是这个样子。
体能是精力充沛的基础。
最好的榜样就是宋晓露老师,虽然她已经过了55岁,但是她的精神头却是连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了的。每天她都坚持跑步锻炼,每周还会去爬一次山,这些都是在为自己蓄积体能。良好的体能让她现在依然可以满工作量上课,还带领着晓露共同体,每天要批阅学员们的文章,发布公众号,自己还要看书、学习、记笔记。现在的医学发现,体能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大脑的供血、供氧、供糖都会更好。所以大脑的工作效率也高,长时间地工作更不容易疲劳。
积极正面的情绪是精力输出的保障。
有的人会经常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这些自己意识不到的负面情绪,不知不觉会影响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做事情是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还是牢骚满腹的心,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而积极正面的情绪别人无法给你,只能自己来调整,有时候就是“转念”。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正反两面的考量,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如何去发现它积极正能量的一面。
注意力能够让我们的精力有一个有效的输出,创造出有效的结果。
提出过心流理论的心理学家米哈里曾经说过,注意力是我们拥有能够自主控制的最重要的资源。
我发现这一点做得很好的一个榜样是我现在的级部主任王秀芳老师,她每天需要应对的工作很多,可是看上去却很从容。交流时她提到过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会很专注,这就是她处理复杂工作的法宝。
注意力是我目前最为欠缺的,有时候我有大把的时间,可是越是这样,我反而越不想集中精力去做事情。有时,时间越紧,我反而会把时间排满,一项一项集中精力逐个去落实。所以现在我每天的日更不敢间断,原因就是每天写作的时候其实是自己最为集中精力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在共读群主动去参与分享和主持,也是逼着自己去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事情。否则时间终会会流逝,做一些事情总会让自己有沉淀、有痕迹。
意义感是人活着最高的追求,是驱动我们做事的底层逻辑,是人生的操作系统,是精力的最终源泉。
今天又有一位老师说自己没得可写,问我是否可以暂停工作室的任务。我说“最好不要停,因为一旦停下来,可能意味着你再也不想继续了。”加入明霞工作室的意义是什么?是每天打卡写作吗?是参与分享吗?肯定不是的。每个人当初递交申请的时候应该都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自己也一定定义过它的意义,而那就是他当初的初心。
如今的写作打卡的确让好多老师望而却步了,也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看不到这样做的意义。
每一位参加教育行走的老师,每一位明霞教师成长联盟的老师,我所认识的,我添加他为好友的,他们都是精力充沛的老师。他们都自带光芒,影响照耀着周围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学生。遇见这样一群人,我无比庆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