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很忙,但是好像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成果。
我记得2009年的一天,在一高中同学的朋友圈中看到的一句话:一生你可以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碌碌无为。
这些年,我一直拿这句话告诫自己:要管理好自己,不要碌碌无为;做事围绕目标,要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要以结果、成绩论英雄。
因为这句话,毕业6年收获满满:1.毕业第一年,在生物公司做技术员,很快升职至主管;2.毕业第三年,在一家公司做产品经理,后来转岗做销售经理,销售业绩达2000多万元/年;3.毕业第四年,回老家做项目前期工作,圆满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工作;4.毕业第五年,通过自己摸索及朋友、同事帮忙,成功申报了政府资金补助项目;5.毕业第六年即今年,边学边干,成功的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平台——心里的乌托邦。
我一直在变好的路上,而且是越来越好的那个好~~~
最近刚好读了《搞定》这本书,发现自己这些年做的跟书本提及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花了点时间将书本提及的方法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搞定》这本书提及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叫:GTD(全称:Getting Things Done),一套行之有效,且是现在最受欢迎的方法。
GTD,翻译成中文就是“把事情做完”,核心理念概括就是“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事情移出来,然后整理安排自己去执行”。具体分为五个步骤:
step1:收集——收集记录
1.外在收集:外在的信息、因素、任务等等记录下来。
2.内在收集:清空大脑,把“未尽事宜”清单列出来。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勤笔头。
所以一定要及时记录,这样也有助于大脑休息。如:我坚持很多年的日志——每天简单的写了两句话,提醒自己当天做了什么,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step2:整理——分类任务
对上一步记录的信息及时做出整理,这里具体有两种方法:
一是两分钟法则,即如果一件事预计能够在2分钟之内完成,那就中断手头上的事情去处理,反之,把它推迟到计划执行完毕之后。
二是四象限法则,即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划分成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处理四个象限问题的原则是:有计划的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立刻去做重要紧急的事情;尽量别做或者委托他人去做不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如安排实习生)。
step3:组织——编排计划
对前面分类的任务进行编排计划,可以有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这里可以采用“三只青蛙理论”,即设定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如果是日计划,那就是前天睡觉前设定第二天最重要的三件事,起床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这三件事,第二天就集中注意力做成这三件事(同理可用于每月的“三只青蛙”, 每季度的“三只青蛙”,每年的“三只青蛙”)。
step4:执行——坚决执行
执行是“搞定”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步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即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短暂休息5分钟继续番茄时钟,每4个番茄时段可多休息一会儿。番茄工作法可极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step5:回顾——回顾检查
回顾即现在各位常说的“复盘”,查缺补漏,这里可以用的方法为:PDCA循环法,即对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进行回顾,对工作和其它事情进行回顾,看看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进,重新做出调整计划。这样能使得计划更有效地进行,更加合乎工作程序的逻辑。
以上便是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以GTD贯穿始终,中间具体的有做笔记、两分钟法则、四象限法则、三只青蛙理论、番茄工作法、PDCA循环法6种方法。
最后,愿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有操作上的疑问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我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愿各位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